/> 内史令右仆射崔仲方,也就是实际的右丞相,上言道:“晋王在江南多有暴虐之名,在此灾害人心慌慌之时,不但当涂杀官,更杀王直,再鼓动灾民弄出吃大户风潮,激起官民抱怨,已经不宜再在江南,以免激起更大民变。微臣以为应该将晋王调回京师。而太子宽仁仁厚,可派去江南继续抗灾,安抚官民之情绪。”
杨坚对自己最信任的崔仲方有了一点不满。明眼看着,这处置,还算平和公允。
但当涂泄洪成功,长江大堤保住了,大借款,抢王直,粮食也收集到了,剩下的就是收官得功劳买人心的时候了。
真要这样处置,就是说,骂名杨广背,好名声杨勇得。崔仲方越来越靠向太子啦。
一个丞相不紧靠皇帝,却掺和到夺嫡里,不是好现象啊。
扭头看向了太子杨勇:“太子怎么看?”
杨勇躬身:“二弟杨广在江南救灾中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诸位大人说的也都在理。但无论如何,也不是晋王不顾国家法度,擅自杀戮大臣的借口。不是抢劫王直,鼓动百姓吃大户的理由。儿臣以为,此例不可开。父皇当行文申斥。并罚俸半年,削减爵位半级,由晋王更改为晋阳王,以示警戒。但调回京师由儿臣接替赈灾救灾的差事,却也大可不必。一来儿臣不熟悉整个过程,二来儿臣要在京师帮助父皇处理政务,为父皇分解一些担子,使得父皇能略做休息。三来,也要给我二弟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还望父皇纳谏。”
哼,胆小如鼠。连捡便宜摘桃子都不敢去。
“罚俸半年,那你二弟一家本无多少积蓄,这半年他一家老小可吃喝什么?”杨坚笑着问杨勇。
杨勇笑着回答:“罚俸是国法,不如此,怎么能平息朝野对二弟的怨言?至于二弟一家用度吗,不是还有我这个哥哥吗。有儿臣的,哪能短了二弟一家用度?今日朝会结束,我就安排云妃过晋王府,询问查看一下缺少什么,立刻就给二弟送过去,也好让二弟在外安心王事。”
这样一番兄弟相亲,又秉承国法的表现,立刻获得了满朝文武的一片称颂。
杨坚就再次向下面询问:“高爱卿,你的看法如何?”
尚书左仆射兼纳言高颖,是真正的左丞相,而且战功赫赫,威望最高。他不是支持太子的太子党,但他是一心站在礼法规矩上,回护太子地位的。
高颖站出来施礼:“太子安排很对,很合适宜。臣认为善。”
高颖一锤定音,大家不再争论,结果是下旨申斥。罚没俸禄半年,爵位保留查看。继续留在江南办理救灾和赈灾的事。
杨坚询问户部尚书:“拨付给晋王的一百万贯救灾的款子拨付了吗?”
户部尚书上言:“修建仁寿宫占用资金过大,一时间筹措不及。”
这句话,嘢了一下杨坚。
景阳宫是前朝遗留,已经破旧而且湿寒,为此,杨坚都得了老寒腿了。
没办法,一项节俭的杨坚才决定兴建一个新的宫殿仁寿宫。
结果自己的这点苦衷,也招到许多大臣,包括太子的反对。这个户部尚书就是其中之一。
沉吟一下:“这样吧,暂缓一下仁寿宫的工程,把救灾的钱尽快发出去吧,江南,等着这笔钱救命呢。”
这不过是杨广的第一个罪的判决,按照杨勇的安排,这只是一个开胃菜,大戏才刚刚开场。
一个事就罚俸,虽然没有降级,但不怕,后面的几个事一个个捅出来,按照这个速度,杨广,你下地狱吧。
结果似乎杨坚感觉到了什么,还没等大家继续按照剧本往下说,突然站起身:“诸位爱卿,今日朕感身子不好,散朝吧。”
就在大家目瞪口呆的时候,杨坚连等群臣恭送都没有,直接带着黄门令转身下了丹阙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