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下一次大规模进攻。
这日,张环挥退身前禀报的军士,出了自身营帐,快步走入陈余庆的营房,对抬头看着自己的陈余庆抱拳一礼,说道:“哥哥,方才斥候来报,两日前你我看见的那标军马,每日早晚均于阵前巡视,领头那将应是萧挞凛无误。”
“好!”陈余庆一拍大腿,有些兴奋的站起身,说道:“贤弟,此乃天赐良机!”
张环虽是武将,看似粗狂,却并非莽撞无谋之辈。闻言有些惊惶的瞪大眼睛,咽了咽口水,说道:“哥哥,你莫不是想......”
随即赶忙拉着陈余庆的手臂,眉头深皱,说道:“哥哥,官家大军将到,何须行此险招?那萧挞凛虽常巡阵,但离敌军大营不到十里,若有异动,辽军快马顷刻便到,若被围住,哥哥武功再高也有覆灭之危,此事万万不可!”
陈余庆似无半点担忧,拍了拍张环的肩膀,将之按到座椅坐下,示意稍安勿躁。又倒了一碗茶递给张环,笑道:“贤弟尽管放心,愚兄并非莽撞之人。
那萧挞凛向来视我大宋无人,又自恃武艺高强,好大喜功;我只需其巡阵时稍加引诱,必会追击,到时其远离营寨,辽军接应不及,正是击杀他的良机!
官家明日便到,若今夜能斩杀萧挞凛这辽军支柱,敌军士气必然低落,而我军却因官家亲征士气高涨。此消彼长之下,到时我大宋定能一战定乾坤,收复燕云,指日可待!”
张环闻言双目一亮,作势起身,尚未站直,却是一顿,复又坐下,摇头道:“不成,不成。那萧挞凛傲则傲矣,却非鲁莽之辈,未必会远追。
且辽营至此相隔不到二十里,快马接应不过一炷香罢了,其又有数十骑护卫,哥哥若要诱敌,为藏身形,至多带一伍斥候队,如此短的时间,便是哥哥也难在诸多护卫中将其斩杀。”
陈余庆摇头笑道:“贤弟此言差矣。按其脾性,我料只要不近澶州城墙二里之地,其必不会有所顾忌。而贤弟你最精通的......是何物?”
张环疑惑的看着陈余庆成竹在胸的笑容,皱着的眉头蓦然一松:“哥哥所言,可是八牛弩?”
陈余庆笑着点了点头,附在张环耳边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通。只见张环的嘴角越咧越高,双眼越来越亮,待陈余庆说完,猛的一拍几案,说道:“走,走,走!你我这就去见李将军!”
说着,便急急忙拉着陈余庆出了营房。此策要成,自然不可能跳开李继隆这澶州的军事主官。
李继隆乃是北宋初期的名将,亦是皇室外戚,宋太宗第三位皇后,明德皇后之兄。为大宋南征北战数十年,战功赫赫,如今已五十余岁。虽伤病缠身,天不假年,却依旧硬撑在前线指挥战斗。
按说习武之人向来体魄健壮,李继隆又非只练外功、硬功的江湖草莽,一身内力修为着实不俗,莫说五十,就是七十岁也当健步如飞,开弓舞槊视之等闲。
然而其多年征战,不仅满身外伤,就是极为严重的内伤也受过多次,甚至阎王殿门口都转过几回。大宋江山说是从这位老人的血里泡出来的亦无不可。
当张环拉着陈余庆求见李继隆,并迫不及待的将斩首之策道出后,以李继隆的能力,自然知道机不可失,当机立断,全力支持陈余庆和张环施行此计。
待吩咐下去之后,白发苍苍的李继隆勉力站起身,微微颤抖着双手,有些激动的对陈余庆行了一礼,说道:“子祝,汝之策若成,燕云十六州便犹如囊中之物。我朝从此便能有养马之地,不消数年,就是除了辽国这一心腹之患亦非难事。此于国朝有扶邦定鼎之功,老朽在此先行谢过。”
话虽如此,可惜在场诸人却忽略了赵宋官家是否有此进取雄心。毕竟,澶州被三面围城之初,这位帝国皇帝第一时间想的可是迁都逃跑。
陈余庆对李继隆素来敬重,岂肯受其一礼。也不见他怎么晃动,身形就出现在李继隆身侧,将他扶住,并搀到座椅处坐下。低声说道:“必不负老将军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