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魂兮归来
乌云低垂,天空阴霾。
忠魂殿前站满了人,赵佗、周阳、朱买臣、公孙弘、卫青、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赵胡、秦衣,还有汉军将士,以及南越兵士。
在这之外,还有从各地赶来的百越百姓。
他们脸色肃穆,身着黑衣,一脸的沉痛之色。
今天是忠魂殿中秦军骨灰迎归的日子,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亦是一个沉痛的时刻。
之所以说是历史性时刻,就在于五十万秦军南征做出的贡献。正是因为他们浴血拼杀,中国才有了华南之地,他们为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令人遗憾的是,秦朝覆灭之后,他们的英雄事迹,他们的功勋一直不为人知。若不是周阳努力,他们的功劳会埋没在历史的灰尘中,永远不为人知晓。
景帝采纳了周阳的建议,把他们的功劳昭告天下,这就得从眼下开始,因而,这是历史性的时刻。
秦军的功劳昭告天下,固然让人欢喜,可是,英雄已逝,这又是一个沉痛的时刻。
在周阳和赵佗的带领下,汉军将士以及从各地赶来的百姓分列两厢,肃立当地。
天子使臣公孙弘身着黑衣,脸色沉痛,手持天子诏,来到忠魂殿前,面对忠魂殿。公孙弘先是从香案上拿起香,点燃之后,插在香炉里,再跪下行大礼。
然后再展开祭文,开始宣读。
这篇祭文是司马相如写就的,煌煌之言,气势磅礴,感人肺腑。先是赞扬秦军南征的大功,然后就是笔锋一转,很是沉痛,尽述秦军面临的困难,以及浴血拼杀的情形。最后才归结到,景帝从民族大义出发,迎归他们的遗骸,表彰他们的军功。
司马相如不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辞赋大家,一支如椽之笔,道尽了秦军的雄风、英雄事迹,让人热血如沸。听着公孙弘抑扬顿挫的念颂,周阳热血奔涌,双手紧握,仿佛与秦军一起在岭南冲杀一般。
有这种感受的不是周阳一个人,在场之人个个皆是如此感受。
等到公孙弘一篇祭文读完,赵佗再也忍不住了,卟嗵一声跪在地上,热泪奔涌,不住叩头,高呼道:“大汉万岁!大汉万岁!”
他是五十万秦军的统帅,是秦始皇的忠实追随者,百年不渝,对汉朝他并不是那般信服。可是,景帝遣人祭拜秦军将士,让他感动无已,对汉朝的好感度直线上升,不在秦朝之下。
虽说这是华夏盛事,民族大义,毕竟秦汉有别。即使景帝承认,也用不着昭告天下,更不用遣人祭拜。景帝就这么做了,赵佗对汉朝不能不感激。
“大汉万岁!”
在场之人,除了周阳他们,与秦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越的兵士就不说了,绝大部分是秦军的后裔;南越百姓,有不少是秦朝遗民的后人,汉朝祭拜秦军就是在祭拜他们的祖先,他们对汉朝的好感如赵佗一般,直线飙升。
“大汉万岁!”
“大汉万岁!”
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呼喊,冲天而起,直上云霄。
“大汉万岁!”
冲天的呐喊,从忠魂殿开始,传向四面八方,凡有华夏人的地方,就有人在呐喊,整个岭南沸腾了!
从此时此刻起,岭南之地真正的属于汉朝,回归到了华夏的怀抱。
声浪经久不息,足足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方才渐渐止息。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迎归骨灰。首先从忠魂殿中迎出来的是屠睢的灵位,赵佗和周阳一左一右的扶着灵位出殿。
对这位秦军的统帅,周阳听说过他的不少英雄事迹。虽然他战死于岭南,却无损于他的伟大,战场上,流矢横飞,战死再正常不过了。
屠睢和赵佗一样,追随秦始皇征战天下,立下大功,威名素著。尤其是在南征秦军中的威望更高,他的灵位一出现,秦衣他们跪在地上叩头。
周阳和赵佗小心翼翼,把屠睢的牌位放到马车上,冲灵位鞠躬。
赵佗和周阳再次进入忠魂殿,两人一左一右的抬着任嚣的灵位出来。
任嚣是在屠睢战死后接任秦军统帅的,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在当时,由于道路不畅,补给不上,秦军的士气本就低落。屠睢再战死,对秦军的士气打击非常大,无异于雪上加霜。正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形下,任嚣统领秦军,经过他的努力,稳住了局势,一直等到灵渠开通,补给运上来,情势才好转。
灵渠一共修了将近三年,在这期间,秦军时时要受到土著的袭扰,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了。任嚣硬是稳住了局面,他在南征秦军中的威望比起屠睢只高不低。
更难得的是,在他的统率下,秦军平定了岭南不说,他还为治理岭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规划了岭南的蓝图。
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客死异乡。
秦衣他们仍是跪在地上,冲任嚣的灵位叩头。
周阳和赵佗来到马车前,小心翼翼的把任嚣牌位放了上去。
屠睢和任嚣是南征秦军的两大巨头,对他们要格外礼遇,他们的灵位搬出了忠魂殿,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一队队兵士进了忠魂殿,七手八脚的搬灵位,抱骨灰盒。
兵士络绎不绝,进进出出,效率不可谓不高,仍是费时极长,方才把十几万骨灰盒搬到马车上。
十几万骨灰盒,就需要数百辆马车,一辆接一辆的马车,排成了一条长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孤独小子异世修魔 武碎天穹 妖魔之代理人 妖武邪尊 四道妖体 异世斩仙录 龙吟九天 玄龙劫 《天元》 浑天大圣 陈黄皮叶红鱼 赛场风云 杨戬 无限仙缘 战破天穹 无道魔神 穿越之弄潮者 神探 星火战天 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