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点多,曾莹那辆熟悉的奥拓车再一次出现在梁村的公路上,和以往会引起村民围观的情况截然不同,奥拓车犹如一滴汇入大海的水滴,一点波澜都没有。
以前柏油路还没有修通的时候,梁村十天半个月都不会有一辆外来的车子到来,小汽车就变成了村民眼中的稀罕物。每次有车子到村里来,小娃娃们都会稀奇地盯着奔驰的汽车,跟在后面疯跑。
不过,这段时间,从县城来收购蔬菜和山货的汽车是络绎不绝,这几个月以来,村民们在村子里看到的汽车比以前几十年还要多,倒是让村民们见惯不怪了。
当然了,一些了解竹艺公司一些底细的村民看到曾莹的车子往刘睿家里驶去,都在心里嘀咕:“又有什么大项目呢?”
曾莹把车子停在院坝上的时候,酿酒结束的刘睿正和母亲一起,在桂花树下把今年采收的菊花进行挑选,备用。
已经阴干的野菊花花萼变成了黄褐色,不过花蕾还是金黄色,铺在一个个竹制的凉席上,倒也是有一种颓败的美感。
刘睿端坐在小板凳上,膝盖上放着一个竹筛,正在把里面的菊花进行挑选,放在不同的竹筐里。那些含苞未放的花蕾品相好的刘睿就留着制成菊花茶,一般的菊花刘睿就留着做枕头,另外,菊花中混杂的枯枝败叶还有其他杂物都被他挑选了出来。
曾莹和郭海兰进门的时候,就看到了眼前的这一幕。
看着印象中沉稳干练的刘睿和一个老农一样端坐在小板凳上,聚精会神地挑选菊花,那种专注的神情看得二女呆了一呆。在二女的认知中,一般的年轻人是不屑于做这些琐碎的事情,不过刘睿做起来确是如此自然、从容。
“来了?!”看着二女走进院子,刘睿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对着她们淡淡地笑着说道。
若是换成了长辈登门,刘睿这样的表现就有点失礼了,不过在同辈人、好朋友的面前,这样的举动倒是更为恰当。
“小睿,你火急火燎地把我们喊过来,你还有心思在这里悠哉悠哉地挑菊花呀?”看着刘睿一点不着急的样子,郭海兰倒是觉得有点奇怪。拉过一个板凳,坐在刘睿的旁边看他挑菊花。
“村里的招标还有一个星期才举行,在此之前,我们有的是时间对粮站的状况进行评估,不用着急的。”把挑选出来的菊花放进竹筐中,刘睿语气平淡地说道。
虽然曾莹和郭海兰是朋友,但是她们将来也会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刘睿和她们的接触、交流也开始注意起来了。为了掩饰自己对粮站股权的急切心理,刘睿多少还是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尽量淡化粮站的急迫姓。
“哦,这样呀!”听到刘睿这么一说,郭海兰倒也是放松了下来,饶有兴致地看着刘睿和张桂芝忙活。
“莹姐,桌上有茶叶有开水,要喝就自己泡茶!”刘睿倒是没有把曾莹她们当成外人,指着石桌上的茶叶和水壶让曾莹和郭海兰自力更生。
“你这死孩子,人家小莹和海兰是客人呢!”张桂芝看着儿子,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起身给曾莹她们泡茶。
“阿姨,您就别动了,让我们自己来!”看到张桂芝要起身给她们泡茶,曾莹和郭海兰连忙劝住她,然后自己动手。
在刘家的院子里喝茶寒暄了一阵子之后,刘睿终于是在郭海兰的催促之下,起身准备前往粮站进行实地考察。原先刘睿心想说搭乘曾莹的车子前往粮站,舒适又安全,不过郭海兰却提议搭乘摩托车前往,刘睿只能照办了。
摩托车搭乘三个人就显得有点拥挤了,不过看着郭海兰兴致勃勃的样子,刘睿也不好出言反对,只能将就了。
一开始启动的时候还好,坐在中间的郭海兰和刘睿之间还保持着一点点的距离,不过当车子顺着山道,往山下奔驰的时候,郭海兰就不由自主地靠上了刘睿。
当郭海兰柔弱的身子贴上自己的后背,两团柔软的温润就如同是两块烧红的烙铁一样,令刘睿浑身一颤。虽然是隔着几层衣服,但是刘睿依旧感觉到无尽的热量透过衣服,闯入自己的心里。刘睿是个初哥,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瞬间心跳立即破百,几乎要跳出嗓子眼。
当即之下,刘睿的手一抖,摩托车几乎失控,差点就冲出了公路。
还好,因为神农空间的存在使得刘睿的神经变大条了许多,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恢复正常。
刘睿双手紧了紧车把,控制车子继续平稳地向前行驶,之后不动声色地把屁股往油箱的方向挪动了一点点,和郭海兰拉开了一丝距离。也正是这一点点距离的增加,让郭海兰娇躯对刘睿的冲击力没有刚才那么大了,让刘睿能够安稳地控制着摩托车。
经过刚才的震动之后,郭海兰似乎也察觉到自己的杀伤力,也悄然地往后挪动了一下,没有再和刘睿那么靠近了。至于坐在后面的曾莹,光顾着欣赏四周飞逝的景色,并不知道郭海兰和刘睿之间发生了这个小插曲。
经过这样的事情之后,刘睿只能是拼命地把注意力放在了驾驶上,不敢再胡思乱想,以免发生意外。
刚刚修建的柏油路路况很好,转眼刘睿就带着曾莹和郭海兰来到了粮站,没有费什么功夫,李大爷就给刘睿打开了大门放他们进去了。
在粮站门口的大榕树下把车子停好之后,刘睿开始带着曾莹两人在粮站里转悠,给她们介绍粮站的情况。
不过呢,刘睿还是没敢正眼瞧郭海兰,心里头犹如小鹿乱撞。至于郭海兰,似乎也是没有了小辣椒的表现,乖巧地跟在曾莹的身后,一言不发。
若是在平时,曾莹肯定能够察觉这两个人有点不对头,只可惜她一进入粮站之后,整个人的情绪都投入其中了。
以前,曾莹和郭海兰都只是坐在车子上路过粮站,隔着远远的荒野看着粮站这些高大的仓库还有白色的围墙。仰或就是站在刘睿家里,俯瞰粮站的轮廓,对于粮站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曾莹和郭海兰以前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这个粮站扯上关系。
不过一进入粮站之后,曾莹和郭海兰都被粮站广阔的占地面积给吓到了。
曾莹还好,毕竟她年纪大一点,经历的事情多,她生长的轨迹大多又在青山县,对于农村的一些情况也是有所了解。曾莹知道,就梁村粮站这种规模的粮站,在青山没有四五十也有二三十座。它们都是特殊历史年代的产物,曾经在一定的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几乎成为了那个年代的象征建筑物之一。
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哪里拥有粮站,就证明那里是周围村寨的中心,是农民们卖粮换钱的所在。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粮站逐渐破败了下来,那些齐人高的杂草、灌木以及不时出现的小动物就是明证。
至于郭海兰,从小生活在寸土寸金的省城,早已经是习惯了城里面高楼层的建筑以及狭小的占地面积。进入粮站之后,粮站的巨大很是郭海兰的意料之外,别的不说,两排仓库之间的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