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酒坊生火蒸米,但是需要的原材料和旧酒坊的大米不太一样,为了补充库房的存货,为酒坊的转型做好准备,刘睿不得不抽空到县城一趟。
以前,刘家酒坊酿酒每天需要的大米不过一百斤而已,有时候还不是天天酿造,因此一个月下来也不过是能消化一吨的大米。自从开辟了县城的市场之后,基本上每天能消耗两百斤的大米,每个月的量也只有三吨,数量并不大。
因为以前刘家酒坊面对的市场都是乡下,主要的产品都是低度的散装米酒,因此为了节省成本,刘家基本上都是采用了陈化米作为酿酒原料。采用陈化米虽然出酒率有些低,但是极低的成本综合起来还是颇为合算。
以往的时候,只要一个电话,县城出售陈化米的碾米厂就会派车把刘家一个月的分量送过来,简单省事。不过这一次刘睿打算更改订购的大米品种,只能是自己亲自去县城看看了。
中午的阳光依旧灿烂,照耀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不过,骑着摩托车的刘睿,感受着迎面扑来的冷风,这才明了,冬天并没有离开,还是在自己的身边。
呼呼的北风从头盔的旁边呼啸掠过,发出呜呜的声音,如刀的风劲在身边缠绕,寻找可以肆虐的对象。还好刘睿有了先见之明,早早就戴上了封闭式的头盔,穿上风衣,并且套上了手套。如此全副武装之下,哪怕是风儿再大、再冷,刘睿依旧感觉不到太多的寒意。
相比于其他季节,冬天的小镜湖周边的景致有一丝落寞的美感,虽然大部分的植被都还是青翠如一,但是偶然出现的一两株落叶树无一不在提醒刘睿,距离春天的到来还有一段时间。还好,湖边纷飞的候鸟给小镜湖平添了大量的生气,或是优雅、或是绚丽的身影和周围的湖光山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宛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再一次进入城里,刘睿感觉到县城几乎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在拆迁,建设、修路,原本安静的小城如今已经变得喧闹了许多。没有在路上耽搁,也没有看着正在逝去的宁静小城伤春悲秋,刘睿骑着摩托车,很快就来到了城东大米加工厂集中的区域。
青山虽说有很多山区、原始森林,但是得益于中恒交集的河道,青山县境内有着大量的河谷平原,拥有数量不少的良田。再加上青山县每年曰照充足,降水丰沛,青山县成为了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从这里生产的大米远销省内外,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特别是青山特产的香米,被命名为‘青山香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
刘睿的摩托车刚刚靠近城东的大米加工厂相对集中的区域,就能听到轰鸣的机器声,这里可以算得上是青山县的发展核心之一。
在以前,青山县并没有太多的工业基础,唯一能够创造大量收入的东西就是商品粮了。在粮食市场还没有开放之前,对外供应商品粮的任务都落在了粮食局的身上,私人和其他集体自然是无法染指。
在粮食市场开放之后,个体经营户很快用灵活的经营手段和热情的服务击垮了粮食局,把青山县的粮食市场牢牢控制住。个体经营户、私人企业的兴起也就造就了城东的这片区域,青山县每年对外出售的粮食80%都是从这里走出去,进入千家万户。
这一次,刘睿并不打算和往常一样订购陈化米回去酿酒,毕竟陈化米的淀粉含量比较地,出酒率相对低一些。此外,陈化米酿造出来的米酒多少会有点霉味,影响口感。
若是换成以前低档的散装米酒,这点口味的影响是微乎其微,但是刘睿以后的市场定位就决定了他必须在原料上就开始严格把关,尽量做到精益求精。
在加工区转悠了大半天,货比三家之后,刘睿终于是再一次选定了自己的供货商,下了每个月十吨商品粮大米的订单。这些大米加工厂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一听说刘睿是拿回去酿酒,是长期的固定客户,对方马上提出可以先赊购,然后月结的条件。
对于这样的结果,刘睿自然是相当满意,毕竟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并且未来的货品品质有了足够的保证。毕竟,有了白字黑字的合约,再加上赊欠的货款,供货商也就不敢在后续的供货中做手脚了。
搞定了大米的供应之后,刘睿又在城里的各个市场到处乱窜,购买了大量稀奇古怪的草药、五谷杂粮等等,让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只有刘睿心里清楚,这些草根树皮还有五谷杂粮,都是配置酒曲的原材料,只不过为了避免秘方的泄露,刘睿并不会在同一个地方一次姓购买所有的材料,而是在不同的地方购买。
以前,刘家酒坊酿酒的酒曲都是刘家人上山去采集草药回来配置,相当的麻烦。不过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刘睿自然是要把目光盯在市场上,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买回去的原料经过相应的处理、炮制之后,拌上五谷杂粮磨成的粉末,就能变成刘家赖以生存的秘方酒曲。这些酒曲的配置只有刘家人才能懂,少一样材料、或是哪一样材料的分量不对,就足以让整份酒曲报废!
刘睿也是这几个月在刘家宏的精心指点下,才开始掌握了酒曲的制作方法,这才逐渐接过了采购原料的任务。回到家里之后,刘睿也要自己动手,把这些原材料都变成酒曲,这样才能把那些蒸好的大米发酵,产生酒精,最后变成香醇的佳酿。
这一次进城刘睿基本上也没有怎么耽搁,办完事情之后就立即赶回来了,毕竟家里的事情还很多,现在可不是玩的时候。至于那些订购的大米,加工厂自然会派车送到刘家,不用刘睿艹心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