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不成反沦为京中笑柄。
直到殿试伊始,那场设宴数十桌最后总共却只来了不过十几个人的宴席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四月二十一日,所有会试脱颖而出者鱼贯进入保和殿,参加天子亲自主持的殿试。
这是耀帝第二次见姚启珅,第一次是在别院中验明姚景行真身的时候,时隔数年,他长大了很多,虽然只是十四岁不到的少年,稚气未脱的容颜却并不能让人忽视他稳重的气质,比起同场的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的人也不遑多让。
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分席而坐,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之后,主考官颁发策题,题目是时务策一道,询民生之计当以何为重,正是姚启珅擅长的类型,当即心中就有了七八分把握。
因姚启珅会试中得了头名,耀帝便忍不住多关注他一二,这一观察就越看越满意,进退有度,言行端正,如今年岁尚小,待他日必是国之栋梁,算算年纪,十多年后真是时候,耀帝心中一动!
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员收存,分交读卷官手中,轮流传阅,选出得优级评定最多的十本测卷进呈耀帝。
耀帝翻到第四本的时候看到了颇为熟悉的字体,抬头看向对面的墙上挂着的一副字画,果然有五分相似,便猜出这是姚启珅的测卷了,只是比起他姐姐的字来,身为男子的姚启珅的字体多了几分刚毅遒劲。
细细读下去,耀帝更觉惊叹,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解真是难得,这番话满朝文武都未必有人能想到,不由多看了两遍才搁下去拿下一份测卷。
看完十本测卷,耀帝心情十分愉悦,笑着问侯在下首的众官员,“众爱卿以为这一届的应试者如何?”
主考官刚刚一直在仔细观察耀帝,见耀帝在第四份测卷上停留的格外久,猜测耀帝许是对第四份测卷最为满意,便大着胆子道,“这一届的应试者虽然比上一届人数要少一些,但是论学问却要强一些,陛下面前这十份卷纸中其中有一份读来觉得格外震惊,许多见解臣竟从未想到过,却又觉得十分可行,真是让臣等自愧不如!”
耀帝听完哈哈大笑,主考官的话显然说到他心里去了,“朕也觉得这一份当属最佳了,其余九份虽然也算佳作,其中也有建议也可取,但是比起这一份来还是逊色了不少呀!”耀帝拿出第四份测卷递给德安公公。
德安公公托着这份测卷交给主考官,主考官看过之后又交由其他考官,其他考官看完之后纷纷表示赞同。
“确实如此!”
“不仅见解独到,连字迹都如此遒劲有力!”
“正是!看这字体方正光圆,必是个青壮年学子!”
……
最后耀帝总结道,“既然诸爱卿也认同,那这一份就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了!”
众臣子忙跪下恭贺,“恭喜陛下喜获良材,江山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