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教训。然后沈曦就想起来了,用豆浆机打豆浆前,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自己忽略了,那就是泡豆子。于是沈曦肿着两条胳膊,泡了一些黄豆。
第四天,沈曦聪明的把石磨放到了瞎子面前,然后手把手的教会了瞎子磨磨,在瞎子磨磨时,沈曦忽然想起了上辈子人们常讲的驴子磨磨要蒙眼的故事,看着眼睛上也蒙着布条的瞎子,沈曦不厚道的笑了。
有了瞎子的助阵,再加上沈曦的改良,这泡了水的豆子,居然真的磨出了豆浆,虽然这个豆浆比较粗,豆渣和豆皮也都在里面。不过这难不住沈曦,她找来块干净的白布,将豆渣和豆子皮都滤了出来,剩下的就是豆浆了。
沈曦把豆浆放以锅里,开始用大火煮,烧开后再滚一会儿,拿掉上面那层薄薄的豆皮,下面就是热气腾腾的豆浆了。
把胜利的豆浆舀出来了半盆,沈曦用剩下的豆浆实验做豆腐。
可真正做豆腐的时候,沈曦犯了愁,这个石膏要怎么放进去呢,是直接扔片呀,还是用水化开呀,这放石膏的时间浓度什么的,有没有什么讲究呀。
她努力回想那个简易的说明书上的做法,可惜什么也没想起来,于是她想了个聪明的法子,将豆浆舀出来一半,锅中留一半,然后将石膏片扔了进去,用勺子搅和了几下,几分钟过去了,豆浆没有凝固成豆花,沈曦又扔了几片进去,顿时觉得满锅都是石膏味,半锅豆浆就这样废掉了。
把做坏的豆浆扔掉,沈曦把那半锅豆浆又倒入锅中烧开了,这次,她把石膏研成了粉末,然后放在碗中用清水化开了,然后将石膏水倒入了锅中,用勺子搅拌了几下,这一次,很有成效,锅中竟然真的慢慢有豆花出现了。沈曦不敢放太多石膏,怕放多了豆腐有石膏味,可若是少放的话,那豆花结的又不是很凝固。沈曦无奈,只得一点点往里面加石膏水,等到她觉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将豆腐放到了木头的豆腐盘中。
这时候豆花的样子应该就是豆腐脑了,沈曦又盛出来了一碗,把剩下的那些用白布蒙好,上面盖了一层板子,然后用石头压上了。
沈曦也不知道这豆腐脑要压多久会变成豆腐,大约隔个三四分钟吧,她就把石头挪开,掀开白布看看,这样折腾了五次,当沈曦再次掀开白布的时候,豆腐就成形了。
终于做出了豆腐,让沈曦心花怒放。沈曦拿双筷子先挟了一点,然后很伤心的发现,这个豆腐不光石膏味太重,吃起来还很粗,大概是因为她没把豆渣滤干净的原因。
沈曦怕石膏吃多了出问题,这一盘子豆腐,连同那碗豆腐脑,她没敢吃,全部都扔掉了。
当天的晚饭,是饼子就豆浆。
瞎子对甜甜的豆浆很捧场,消灭了一大半,沈曦也因为许久没喝过的原因,也喝了不少。
以前没想到吃豆腐的时候,沈曦还没觉得多馋豆腐,现在胜利在望了,却越发觉得馋豆腐了。
在吃的激励下,沈曦又踏上了不屈不挠的豆腐制作之路。
在石膏问题上经历过好多次失败后,沈曦终于还是成功的制出了豆腐,在自己品尝了口感不错,还没有任何副作用之后,沈曦就将豆腐拿出来做菜了。
小葱拌豆腐是第一道菜,然后麻婆豆腐,家常豆腐,红烧豆腐,肉沫豆腐,凉拌豆腐,豆腐汤……一一被沈曦摆上餐桌。直到自己吃的不想吃了,沈曦这才停止了疯狂的做豆腐。然后,沈曦的粥摊上少了一桶粥,多了一小桶豆腐脑一小桶豆浆和一盘子豆腐。
豆腐脑还是四文钱一碗,而豆腐,则一文钱一小块。事实证明,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同源的中岳国人民的口味,和华夏子孙还是差不多的,沈曦的豆浆、豆腐脑和豆腐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为沈曦生意的成功转型打开了局面。
由于别处没有卖豆浆豆腐脑和豆腐的,这些东西卖的很快,利润也比粥更大,若不是有一些老顾客坚持要喝粥,恐怕沈曦就不再做粥,只做豆浆豆腐脑和豆腐了。饶是这样,沈曦也将粥减少到了一小桶,加大了豆腐脑和豆腐的制作量。
虽然一起卖这么多样东西有点辛苦,不过挣得钱确实多,特别是豆腐,由于用油纸就能包走,所以在冬天这个没什么青菜的时节,分外的受欢迎,尤其是在镇子上的客栈和酒店都固定从沈曦这里买豆腐以后,沈曦赚的就更多了。这几样东西平均下来,沈曦一天能赚六七百文,把沈曦美的都快找不到东南西北了。
白天有银子,晚上有男人,这种日子,沈曦过的是十分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