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联队派出一个步兵中队乘坐汽艇,迂回到马头山的背面,在天刚刚亮的时候,乘着中国军队注意力被正面的日军吸引,日军从悬崖上爬上去,对国军实施袭击。
西面的湿地很麻烦,河野毅想出了一个办法,进攻的日本不带钢盔,不带过多的其他物品,每个人将负重减轻到最多,每个士兵还携带一块木板,一旦陷进淤泥,则借助木板的浮力逃脱。
江上传来了隆隆的响声,日军的水雷战队正在排雷,为第二天的进攻做着准备。
**********
马头山。
一线天里面,一个蜡烛发出微弱的光芒,照射在一群年轻的国军军官脸上,将这些人坚毅、决绝的表情显露出来。
坐在中间石凳上面的,是一个大约30岁的国军军官,从他的领章来看,是一个中校。
他是暂编第34师1团一营营长戚威良,黄埔九期(1),他的老祖宗,就是大名鼎鼎的戚继光,当年戚继光抗倭,不过到他的后人也毫不逊色。
连续取得了两次胜利,不过一营的指挥部里面没有一点欢庆的气氛,谁都知道,一支援兵的部队,是不可能阻止住源源不断的日军的,马头山的沦陷,不过是时间问题。
“王排长,你明天带一个排,守住小圩,一定不能让鬼子从那里攻过来。”戚威良发布了第一个作战指令,说这个的时候,他有点后悔,日军从西面的小圩撤退后他才知道,如果他早有准备的话,用一些小划子装着部队发起进攻,那些陷在烂泥的鬼子都是活靶子。
不过戚威良迅速从后悔中拔了出来,打仗这回事,谁也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对手的行动,他继续道:“我率一连、还有营部在山上守住,明天的重机枪换个位子,鬼子不冲锋,咱们不开火。”
“赵连长,你率3连,留守在山上,鬼子把咱们水雷都引爆了,他们肯定有行动,你给我好好守着,我再把2个迫击炮给你,鬼子的船要是敢来,你给我轰他妈的!”
“秦连长,你的2连是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各个地方。”
“施排长,你看见鬼子大部队从公路上走,你再…”
戚营长将命令一个个发布出去,然后靠在石头上休息,一线天是由两块巨石形成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马头,这也是马头山的由来,此时的大部分国军士兵,也进入了梦乡,来准备迎接第二天的苦战。
大约凌晨4点,戚威良被隆隆的炮声惊醒,日军一天的进攻,开始了。
早晨有些淡淡的雾气,日军的身影在雾气中若影若现,伴随着日军三八式山炮的轰击声,以及鬼子九二重机枪发出的啄木鸟一样叫声,日军的进攻规模无从判别。
戚威良参加过1937年的淞沪会战,对日军的战法非常了解,日军是个非常善于佯攻的军队,他们的佯攻往往能打出主攻的强度,经常让中国军队对日军的攻击重点判断失误。
不过马头山正面的防线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国军士兵纷纷进入地下工事,将枪口对准山下,准备随时射击。
借助着晨雾,20多个小船慢慢地划向马头山背面的悬崖,不久,100多个小鬼子静悄悄地上岸。
日军开始攀登,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他们,顺着山体的隙缝向上面爬,不一会,有的日军已经爬到了悬崖的一半。
不过,要是日本人知道马头山的内部结构,就绝不会出爬悬崖偷袭这个馊主意。
原来,马头山是的“马头”部分是由两块巨石组成的,巨石之间的空隙,形成了一线天,戚威良的营部就在这一线天里,非常的安全。
这个空隙,经过多年的大自然风化,慢慢向外面扩大,和山背面的悬崖是相通的,这个相通的地方,人无法出入,但一线天的国军士兵能听到悬崖那边的动静。
一队小鬼子还在哼哼唧唧地向上爬着,已经可以看到悬崖的顶端了,一个日军擦了擦汗,继续向上攀登着。
终于,最上面的一个日军士兵到了,这个士兵一手趴在悬崖的石头上,脚用力一蹬,头终于高过了悬崖。
这个日军士兵看着眼前这一切,绯红的脸登时变成雪白。
悬崖上面,密密麻麻的国军士兵已经等候多时了。
<div id="ad_iwanvi">
if(q.ste('readtype') != 2 && location.href.indexof('vipchapter') < 0) {
dot.write('<scr'+'ipt src="ad.iwanvi./view?aid=17k-h5-01"></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