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袁可立便来到中军大帐。
案情大致了解,他略略翻了长桌上资料,就在主位上落座。
与案有关的人员,分左右安坐。
扫一眼众人,袁可立先道声辛苦,而后道:“曲阜孔府通奴贩粮,铁证如山,却仍有人肆意妄言,是非不分。可见他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陛下之所以推出公审,就是要建立公正的司法环境,而不是如魏逆把持朝廷那般,厂卫横行霸道,捏造证据残害大臣。”
“陛下圣明。”众人即刻称颂。
袁可立继续道:“不过一通奴贩粮案,只因牵涉到曲阜孔府,朝廷不得派出大量高官,还邀请大量乡贤名士,不惜放任南直隶风波失控,也要给天下人一个交待。朝廷难,陛下更难!”
“我等有罪。”大家都朝京城方向躬身请罪。
说了一通开场白,袁可立进入正题:“孙大人,旁听的缙绅、读书人,按正常流程审批即可,不必怕他们闹事。”
“下官领命。”有这位老大人担当,孙杰欣然领命。
袁可立又问:“孙大人,你们大理寺对公审,心里可有数?”
“老大人,下官与都察院、刑部商量过了,计划先进行预审,然后再对证据一一核实。等证据查实无误后,再进行公审。”
从稳妥角度看,孙杰的安排不失老成谋国之举,但袁可立心里始终挂念着宁远。
想了想,他问道:“这样安排的话,时间上会不会拖得太长?”
“若无意外,应该不耽误时间。”孙杰回道,“老大人,下官觉得通奴贩粮绝非今次……”
这个问题,袁可立一直在思考,听他提起,便问道:“若不追查往年的通奴贩粮案,会影响此次判决吗?”
孙杰闻言一愣,最后自嘲地笑道:“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吧。”
“既然不影响,那暂时只追查这桩大案。”袁可立拍板,孙杰领命。
袁可立问韩爌:“韩阁老,陛下说要替曲阜孔府寻讼师,可有着落?”
韩爌苦笑着摇头道:“袁大人,铁证如山之案,哪有人来应征啊?”
“不是有书生要为孔府反案嘛,他们没找讼师来?”
“他们只带嘴炮来。”刘元斌替韩爌回答这问题。
袁可立笑笑,道:“不跟他们讲证据时,他们说你捏造事实;跟他们讲证据时,他们依然说你捏造事实。合着天下就他们有理,不合其意便是阉党重生,厂卫横行。”
“老大人,等官吏一体化考试推广开来,相信他们会改变行事作风的。”自从进了上书房教育部,钱谦益身上一点东林影子都找不到了。
袁可立又是笑笑,道:“新政不是难搞,难的是朝廷缺少官员储备。山东、南直隶实施新政,多少也得三五年吧。”
这么彻底的新政,自古未有。
对袁可立的估计,大家皆深以为然。
“没有讼师,仲参你们要轻松不少,但也不可麻痹大意,当用心准备公诉,别搞砸了。”
由都察院公诉,是这次司法变革的重要里程碑。
左都御史曹思诚肩上担子不轻,他点头道:“老大人放心,都察院定会全力以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