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程本身就是一个震撼,而兰新铁路,在这个时代来衡量,怎么都算得起是一个超级工程。火车离开兰州,向西35公里,就是第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河口黄河大桥。滚滚黄河就在脚下流淌而过,每一个坐在火车上的人,都不由得感到了一种强烈了的震撼,这就是工业时代的伟力。
用钢铁和水泥,去征服自然,去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天堑变通途,时空的阻隔被打破,过去半年的路途,现在一周就能达到。想想昔日在丝绸古路上的驼铃,听听现在火车的轰鸣。
上百倍的速度,上千倍的运力,这是何等的进步,何等的壮举!
相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形容这种变化,这条兰新铁路从兰州市西行跨越黄河后,翻越海拔三千米的乌鞘岭,进入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经武威、张掖、酒泉出长城西端的嘉峪关,过马鬃山南麓的玉门、疏勒河,西跨红柳河进入新疆境内。经尾亚后,沿天山南麓过哈密、鄯善、吐鲁番,在达坂城穿过天山到迪化。
全程1903公里,沿线既有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又有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滩;既有新兴的工业城市,又有璀璨文化的古邑;既有瓜果飘香的原野,又有海市蜃楼的幻景。
兰新铁路所经过“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施工和运输极为困难。全线共计完成路基土石方11083万立方米;隧道33座,总延长11.8公里;桥梁1117座,总延长30余公里。乌鞘岭地区桥梁隧道比较集中,后沟至达坂城间有天山隧道群,还有通过大风区的路基工程。全都是施工的关键。
为了修成这条铁路,一共有126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丧命,有人勘测线路是摔下了悬崖,有人水土不服,染上了疾病。有人操劳过度,死在了施工现场。
一条铁路,凝聚了无数的心血,付出了惨重的牺牲。不过当火车驶过的时候,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这些牺牲全都值得了。有了这样一条铁路。内地和新疆就彻底连在了一起,任何人也别想染指中国的领土。
蠢蠢欲动的俄国人再也别想在新疆挑事,这块从汉代就纳入中国版图的神圣领土,直到此时才彻底的安稳下来。而且有了铁路线之后,运输物资设备都会容易无数倍,新疆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计划,都提上了日程。
而且新疆算是一块农业宝地,只要解决了水的问题,这里几乎种什么长什么,除了瓜果之外,新疆也是重要的产棉基地。想要让人吃饱穿暖。可不是一句空话,必须拿出足够的产量才行。
如果按照后世的穿衣标准,就算所有土地都种上棉花,也不够用,因此必须发展石化产业,用人造材料代替。
而此时,想要让老百姓有衣服穿,在新疆大力的种植棉花,发展纺织业,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在百万移民当中。有五十万以上要从事棉花生产,铁路沿线只要是绿洲地带,就能看到繁忙的人群,像是工蚁一样,不停的劳作。
火车一路顺畅。直接来到了迪化,秦威亲自在车站迎接杨宇霆,两个人一见面,杨宇霆都仿佛有些不认识了,秦威脸上被晒得黝黑,胡子拉碴,一手大手,也格外的粗糙,就仿佛一个老农一般。
不过秦威的精神头十足,笑着说道:“杨部长,这地方风沙大,不养人,你只怕要吃苦了!”
“杨某又不是养尊处优的人,什么苦头没吃过,弟兄们能受得了,我就能受的了!”
秦威笑着拉住了杨宇霆的手,两个人一同上了战马,前往驻地:“杨部长,说实话苦日子已经过去了,刚开始来的时候,水也没有,吃得菜也没有,弟兄们只能弄点山上的雪水,打了不少井,但是都是苦咸水,大家伙都是捏着鼻子喝下去的。算起来也有一年多了,弟兄们都是一手锄头,一手枪,开了二十多万亩耕地,蔬菜够吃了,还养了不少牛羊猪狗,算是能填饱肚子了。”
杨宇霆也意味深长的点点头:“戍边苦啊,拙言也总算念叨,不过现在有了铁路了,内地的物资就都能送上来了。另外我再透露一个消息给你啊,拙言准备把第二个装甲师放在新疆。”
一听这个消息,秦威顿时就把眼睛瞪圆了,目前国内的唯一正式的装甲师就是近卫师,那是守卫京津的王牌。要是能把第二支装甲部队放在新疆,那可是天大的荣幸啊!
当然秦威也品出了中间的味道:“杨部长,是不是副总统想要对苏联用兵了?”
杨宇霆点了点头:“多则两三年,少则一两年,说实话我这次过来,就是考察一下实际情况,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