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似一行人来到了锡尔哈城。
它是玄武旗土蝠翼的翼城,官名叫做土蝠城。但是对于草原上的牧民来说,这个名字有点拗口,他们还是愿意叫它锡尔哈城——在不远处有一条锡尔哈河,以及一个很小的锡尔哈湖。
锡尔哈城位于漠北地区南下阿克济山、蒲类海和尹吾高昌地区的要道上,自从西域被收复,眼见着比往日更繁华一些。
锡尔哈城周长十里,开四座门,城墙高六米,底厚三米,上宽一米五。大部分是夯土,只有城楼部分被青砖堆砌了一层——如同黄土高原上的地主老财,给门洞砌上一圈青砖。即能美观显得大气,又能加固这最重要的位置。
城里除了官署、学堂、医馆等机构之外,就是成片成片的商铺、货栈和仓库。
街道上,来来往往是载满货物的四轮马车,它们驶入货栈和仓库,过了一会,城中的那几家车马店和酒楼,一群群的人涌进去,只听到人声喧闹,就像一锅扬起的滚烫羊杂汤。
玄武旗左护旗使何启蕃、右护旗使郭成、山北宣抚使赵鼎,兵马使赵隆早早就赶到了这里,迎接圣驾。
在官署里用过晚饭,郭灵宝便回了不远处的长生观,这是敬天宗在玄武旗重要的道观。
道观的内室里,郭灵宝端坐在上首的蒲团上。在他的身后,挂着一幅字,“人心方寸,天心方丈”。
左右端坐的是他的亲传弟子,许遇春,张霄林。许遇春一直伴在郭灵宝左右,张霄林则是长生观住持,敬天宗在玄武旗的负责人之一。
“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师,演玄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怀传贤之心,素无吝道之意。今日来玄武旗,弘传天地妙法,弟子及信徒翘首期盼多日,终于等到了。”
张霄林开口说道。
外人称呼郭灵宝为真人,国师,但是在敬天宗内部,称其为方丈。
郭灵宝长眉如垂柳,闭着眼睛,静静地听弟子说完,突然睁开眼睛问道:“霄林,你读过《自然通识》这本书吗?”
“《自然通识》?这个书名弟子觉得好生熟悉。”张霄林抬头望着屋顶,想了一会答道。
“遇春,我记得你随身带着这本书,给霄林看看。”
“是,方丈。”许遇春站起身来,在旁边的随身袋子里翻出一本书,递给张霄林。
“《自然通识》,学政部审定教材,龙泉山人编着,传世文社出版...”张霄林接过来,轻声念道。
“原来是中学课本,弟子就说在哪里听过。没错,道学院里也开了这门功课,我在老子道学院兼课时,讲这本课的老师,是从格物院请来的,当时印象深刻。”
“你看过这本书吗?”
“看过,只是粗略翻了一遍,神神道道的,看不懂。”张霄林干脆地说道。
“神神道道的看不懂?”郭灵宝笑了,“遇春,你给霄林说道说道。”
“是,方丈。”许遇春低头答道,然后向张霄林解释道:“大宋小学里有一门功课,名叫《自然入门》,讲如何分辨东南西北,讲水往低处流,石往地上落等初等入门的自然常识...总共三册。到了中学,就要学这本《自然通识》,里面有很多小故事和小知识。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个...”
“在水中点一根蜡烛,再罩上一个玻璃瓶,很快蜡烛熄灭,最神奇的是,水会在玻璃瓶里凭空上涨一截...”
张霄林听得脸色一变,“这是法术吗?”
“不,书里叫它科学。我有旧友在格物院和学政部,他们说《自然通识》是后续更玄妙的《物理》和《化学》入门基础,主要是培养学子们的科学观念。”
“科学?”张霄林脸色变幻了几下,“就是格物院里那些怪物研修的东西?”
“是的,科学。这几年,大宋科学和技术大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每次开会,都会成为一大盛事。我参加过三次,欲罢不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