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位置的确定既令人振奋,也令人倍感压力。
振奋是因为天宫的所处的位置很低,离地面不过四千多米。
这种高度别说军用机了。
哪怕是民用直升机都能很轻松的抵达。
这对于采样研究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便利,科研人员完全可以携带设备,乘坐大型直升机飞到上空去收集信息。
探测器采样检测看起来很方便,但由于体积载重问题,很多仪器是没法用探测器搭乘运输上去的。
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果有必要的话。
让直升机飞到天宫附近,再由魏凡直接带着人御空过去都行。
至于另一个倍感压力的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比起临近空间,异空间的开启难度要高太多太多了。
真正意义上的懂的都懂。
不过有个好消息是。
天宫中既然可以逸散出Y粒子并且吸收氮气,那么起码能确定它和地球之间肯定不是像光门那种连接方式,而是属于某种地球自带的割裂空间。
前后两者的难度完全不一样,前者完全没机会,后者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这就好比一个三件套有闪现的VN对上五件套石头人,只要能操作好说不定还有机会反杀。
视线再回归地面。
此时的Y粒子已经停止了逸散,冬雨也不再落下。
不过探测器的成像设备已经在先前便完成了任务,将锁定区域的实景图和热成像图全都传了回来。
面对自己最熟悉的专业,李百安正带着团队飞快的进行着研究。
半个多小时后。
他找到林子明,递过一份表格:
“林上校,天宫的经纬度已经确定了。
东经121°25′29″,北纬22°54′20″,也就是我们正前方十五米左右的上空。”
林子明接过李百安递来的报告,扫了几眼后发现自己啥都看不懂。
不过作为现场的负责人,有些问题他还是要确定一下的:
“李院士,您的这个测算结果准确吗,会不会存在误差什么的?”
李百安闻言,胸有成竹的笑道:
“林上校,你放心吧,这个结果百分百准确。
我们根据Y粒子特有的聚集效应和热成像图,经过反复对比和计算,最终圈定了这一个10.3平方米的核心区域。
当然了。
想要完全确定入口的位置,还需要我们上天去看看。
毕竟探测器能携带的仪器有限,很多东西没法测算。”
林子明点点头:
“没问题,我现在就去和空中小组联系。”
二十分钟后。
一架直18升空。
直18是咱们自行研制出的一款大型通用直升机,全长23米,竖起来也就是七层楼的高度。
全机外部挂载五吨,内部载重四吨,理论上可以容纳27人。
当然了。
如果乘客是阅文白金大神团的话,载重人数估计得减半。
李百安乘坐的这架直18是组织上专门为高山科研准备的18改,通过减少挂件载重量,使得内部载重和空间都更大了一些。
因此李百安的这趟飞行,直接在机舱内安放了好几台电子设备。
什么?
你问是为哪座山的科研准备的?
直18改的极限飞行高度是9400米,你说哪座山叻?
至于为什么用军用机做科研任务,别问,问就是军转地。
嘟嘟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