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王家卫面前,叶天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过去写的剧本,都是粗制滥造,虽然有时候自夸,一晚上可以写两个剧本,但是,拿给制片方去看,其中的不满意之处太多了。
假如每个电影人都能像王家卫一样,成为精益求精的典范,中国电影早就超越好莱坞,成为宇宙第一。
恰恰相反,有了十几亿人的基础,各个影视公司造出来的都是些半成品,强行推给院线,让观众们接受,最后弄得怨声载道。
这部片子最后怎么处理,叶天无权过问,毕竟,王家卫可以剪掉任何东西,他是导演,随心所欲,直到最后,按照院线标准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
看到如此豪华的阵容,如此精致的素材,如此完美的光影效果,叶天觉得非常羡慕。
“拍下这些素材,花掉了多少成本?”
王家卫淡然回答:“我拍电影从来不考虑成本,如果电影没拍完,钱花完了,就可以停下来,等什么时候有了钱继续拍。总而言之,质量不能向数量低头,我要自己拍到的每一个东西,都是世间最好的。”
这些其实都是悖论,现在任何一个剧组,拍片子都有资金限制,不可能任性的一直拍下去,还要考虑制片方的成本问题。
在这个废弃工厂里面,叶天发现了电影的真谛。
那就是王家卫所做的,按照剧情大量拍摄素材,挑选出其中毫无瑕疵的部分,让他们进入第一轮海选。然后,按照影片需要,把有用的挑出来,串在一起,最后,还要把这些多出来的部分,精益求精剪掉,不留痕迹,只剩完美。
如果他也有十年磨一剑的勇气,有花不完的资金,还有各种大牌随时候命……那他也能像王家卫一样,拍出各种脍炙人口的电影,让中国的电影票房,永远传颂着叶天的名字。
到了最后,叶天叹气,那么多导演,谁都没有王家卫的勇气,可以任性的拍自己想要的,其他人还是在资本大棒的指挥下,疲于奔命,忙忙碌碌。
“王导,片子拍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了,甚至能够剪出两部电影,分为上下两部播放。”
他这种善意的建议,又被王家卫拒绝了:“我拍的是《一代宗师》,只有一部,没有上下两步的余地。我想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一百一十分钟的电影,绝不拖泥带水,连片场花絮都没有,只求完美,不要其他。”
除了佩服,叶天剩下的只有羡慕。
上天如此不公,单独给了王家卫这样的特权,让他能够指挥大牌演员,调度自如。
其他导演根本没有这种气场,看到大牌演员,自己的腿先软了,跑前跑后伺候着,不敢对大牌演员的演技提出任何问题。
世界上只有一个王家卫,只有一个李安,只有一个张艺谋,叶天希望后人提起中国影坛,也会说只有一个叶天。
现在,电影只差一个主题曲。
“我希望,能够得到当年《沧海一声笑》那样最点题的主题曲!”
叶天坐下来,只花了十分钟时间,就写了三段歌词,交给王家卫。
王家卫看了,大吃一惊,把那张纸拍在桌上:“太好了,这就是我想要的,就是这些歌词,定了!”
那段歌词只有十二句,是叶天即兴想起来的:
“红尘中来去错过,
苍茫中烟云辽阔。
到如今回头看看,
一路都是错措错。
江南江北,
风光依旧。
山上海上,
人情凉透。
再回头,
已经不是旧日山河。
不回头,
一路向前错了又错……”
就是这些歌词,打动了王家卫,也符合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
没想到两个人心意相通,对这部电影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叶天最可惜的是,自己没有机会,参与这种超级大片的编剧和拍摄,如果他一开始介入,就能够让电影更具有核心冲击力。
电影到了最后,已经脱离了武侠片的窠臼,变成了纯粹的文艺片。
这种感觉在《花样年华》、《2046》、《东邪西毒》等等片子里都能找到,已经变成了王家卫固有的一种风格。
喜欢的,视若珍宝,不喜欢的,认为他是尾大不掉。
搞定了这一切,王家卫带着叶天,到了维多利亚海港码头,去吃著名的避风塘炒蟹,旁边只有米兰和那个剪辑师作陪。
所谓的剪辑师,其实是已经出道十几年的编剧加导演,在王家卫手下,只能沦为剪辑师,默默无闻的替他工作。
这就是一个人的天赋问题,高手出现,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