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离京城非常近,不到二百里,崇祯号召天下将领来京勤王,昌平总兵唐通是最先赶来的。
听说唐通带了八千兵来,崇祯内心十分欢喜,连声叫好,道:“唐通真乃大明之忠臣也,重重有赏!”
王承恩听到崇祯说“重重有赏”,面露难色,说:“皇上,诸臣因嘉定伯承诺的捐饷只有三千两,也各自找理由求皇上宽限时日。宦臣们的捐款,也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收上来。现在重赏唐通,恐怕只能用内帑,皇上,你不如亲自在金銮殿召见唐通,嘉其忠义。”
“亲自召见?是应该亲自召见唐通这样的忠义之人。”崇祯说,不过,他想了一会,又连忙罢手道:“不行,那样绝对不行!朕现在没钱啊!要是在金銮殿召见唐通,他问起二十万兵饷,朕岂非言而无信?那样朕的颜面何存?去取内帑犒赏唐通吧,虽然少点,但相信唐通世代忠良,不是那种贪爱钱财之将!另外,可加赏大红蟒衣纻丝。现在居庸关的形势危急,让他立即带部下去守居庸关吧!”
一般情况下,崇祯是不会主动用内帑的,这次破例,算是格外开恩了。王承恩还想说些什么,但崇祯头疼,端坐在龙椅上,闭了眼睛。
王承恩知道崇祯皇帝的心意已决,便道:“好吧,老臣这就去办。”
王承恩转身正准备出门,崇祯把他叫住了,道:“回来,朕差点忘了,让御马监的监丞杜之秩前去唐通军中督军,协守居庸关。”
“啊?唐将军的勤王之师,也要派监军么?”王承恩觉得不妥,虽然监军是大明的制度,但是,监军有权处置将领,往往会让大明的将军们反感,更何况皇上派身边的太监监军,那明显是不信任将领的表现,唐通肯定心里不舒服。
“居庸关,乃是京城最后一道天险屏障,万万不得有失!”崇祯皇帝现在确实谁都不相信。
“老臣遵命!”王承恩知道现在来京勤王的,只有唐通,吴三桂、刘泽清等人的大军还不知道在哪。得罪了唐通,居庸关就难守住了。但是,他更知道,崇祯皇帝很固执,他决定的事,不容置疑和改变。
三月初七日傍晚,残阳如血,照在京城高大的血红色城墙上,城楼上的大明将士一脸疲倦,但眼睛又时刻保持警惕。
高高的红城墙外面,白色营帐一个接着一个。被崇祯封为定西伯的昌平总兵唐通,人到中年,留着胡须,双眼炯炯有神,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穿一套发亮的铁盔铁甲,坐在中间一个最大的营帐中,和副将陈大典等将官在议大事!
唐通正在和手下将领商议哪些人陪主将去金銮殿面圣比较合适——受到皇上接见,而且还是进宫面圣,这在封建社会,是极其光宗耀祖的事情,是要写进历史和族谱的大事!尤其对明朝地位相对低下的武将来说,进宫面圣的名额有限,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副将陈大典跪下对唐通行礼,请求道:“总兵大人,末将听说进京勤王的大将离京出战,皇上一定会在兰台召见,赐宴勉励,还会亲自登城楼送行,这样将军肯定会被载入史册!末将跟随总兵大人多年,从未有过不情之请!这次进京面圣带上小人吧!这样即便末将战死在帝都门前,也不枉此生!将军要是不答应,末将就不起来!”
唐通哈哈大笑,说:“陈大典,起来说话!你这小子,杀贼寇时可没见你这么积极呀!好吧,本帅就答应你了。”
唐通手下的将官见名额又少了一个,也都起劲和他套近乎,想让主帅带自己进宫。这时,营帐外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