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娟儿她们也没必要天天跟着他去军营,除每周一次的集训之外也可以来后勤做些适当的工作。跟肃州的那些丫头们相比,雁儿娟儿她们除了武功好一点外,文化方面比人家差远了,所以让她们加入后勤,也学习一些现代文化和现代管理知识,对她们自己和营地都有好处,而且有她们几个人在安全上可以提高几个等级。
程丽华龙雨她们的第二个提案是对各班组负责人进行简单的培训,让各单位正副队长、组长也在业余时间过来参加培训,在扫盲的同时也学习一些简单的管理技能,咱们就这几个人,不可能一直插手最基层的管理的,迟早需要他们这些人进行管理。所以你们应该安排一下,让领工的队长、班组长轮流过来上课。以后升职、提拔使用也应该考虑一下管理技能吧?对一些实在是学不会的咱们也不勉强,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尽量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怎么样?咱们又不收学费,我想他们应该很乐意参加的。
“好主意!”
“当然是好主意,这是我们这几个月验证过的。”
程丽华概括介绍了养殖场及蔬菜大棚的管理经验,说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临时抽调的民工,后来发现民工换的太勤很多东西还得从头教授,后来就挑选了一些悟性高、勤劳能干的人慢慢固定了下来。
那部分民工除了你们教给他们的专业技能外,我们后勤也学习教授给他们不少专业的养殖、种植技术。我们后勤人员把每种作物的习性、生长特点等全部做成卡片,而且是一式两份直接挂在大棚内和后勤办公室,直接根据资料指导民工操作,这样就避免了临阵手忙脚乱的局面。
在给班组长们上文化课的同时,顺便也教给他们不少的现代管理技术和知识,所以除了丫头们去大棚吃嘴以外,那些地方的管理基本上都由养殖组和种植组他们自己负责,我们只是按照墙上预定好的事项指导他们一下罢了。
营地内土地改造差不多的时候后勤她们就按照计划开始让民工们**农家肥,并用大车送往大棚和规划好的菜地果园。村民们对这种费时费力的劳动大为不解:段家堡的那些土地除了租给村民一部分外不还有上千亩吗?虽说远了点可以前不都是这么种的吗?干嘛要费劲整这些土地那得多少工钱?
老爷们制作的农具,比如锄头铁锹等,精巧实用,绝对是内行的庄稼人才能制作出来的。但看着老爷以及那些家眷拿锄头的笨拙样子就知道她们肯定没干过农活,可在她们的指点下大棚的蔬菜却长的那么好,她们到底是懂农活还是不懂?
清明节前后,后勤人员按照资料指导民工在已经改造好的相对肥沃的土地上种植花生、向日葵等作物,并把大棚内部分适合移栽的果树种植在规划好的果园内,其余几颗不适合移栽的果树只能等再过些日子拆除塑料大棚再让其露天生长。
自从塑料大棚旁边的两座玻璃大棚搭建起来以后,就有不少的民工开始在大棚里翻整土地、施肥等,后勤的人员按照大棚蔬菜种殖的小册子指导村民种上了不少的蔬菜,因面积有限后勤要求再建一座大点儿的大棚。而他们的玻璃炉自点火后除了检修以外就一直在一刻不停的生产,仓库里玻璃库存量也很大。于是在她们的要求下就在大棚北侧又搭起一座30×40米的玻璃大棚。
几座大棚里分片种植着一排排尖椒、柿椒、番茄、豆角、黄瓜、大葱等等诸多蔬菜,塑料大棚内除了蔬菜外还有一部分果树和草莓葡萄架。
当她们看到玉米种子时竟然突发奇想要吃烤玉米穗烤红薯,她们找到资料后在玻璃大棚内又种上了一大片的甜玉米、嫩玉米、粘玉米等特殊品种玉米和培育了一大片的红薯苗。
虽说看管大棚几乎成了后勤的专利,但很多技术性创造性问题还需要靠他们技术人员来解决,比如果树嫁接就是赵一方王东林的绝活,大家在空余时间也经常到大棚查看作物的生长情况。
尽管已经建起了几座大棚,但因为面积有限他们只能分批小批量种植各种作物,以便掌握各种作物在这一时期这一环境的习性以及适应性,他们给所有作物挂上标签并注明每一时期的注意事项等,要求管理人员做好详细记录供以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