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日,杨广带着一行来到了灞桥。
灞桥对面,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杨坚下旨,在京五品以上官员,由太子率领,全部到灞桥迎接晋王归来。
其中杨坚还特意下旨,用御音,摆龙驾,用御撵车马,大黄门驾车。
这样的规格,引得百官侧目,其中难免暗中议论纷纷。
其实,这次杨广江南抗洪抗疫赈灾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原本需要近千万的开销才能完成这一切,结果却仅仅用了朝廷一百万,而且做到了长江大堤有惊无险,千万灾民没有发生暴乱,疫情也得到显着的控制,只是死了不足两万人,这已经是人间奇迹了。
对于这样的大功臣,用什么样的礼遇接待都不足怪。
但问题是,这是什么年代,这是什么时候,太子根基不稳,群臣左右摇摆,杨坚弄出这样的规格,不但是严重的僭越礼制,更似乎在试探,或者是向群臣百官暗示一种态度。
在灞桥头下马,杨广却站住不再前行。
灞桥那头等待迎接的太子杨勇纳闷,就派人催促。
杨广命人回复:“迎接的是御乐。仪仗是皇帝专享,车马是皇帝的御撵,这与礼制不和。臣弟万死而不敢享用,请撤掉所有,以平常代臣弟,臣弟才敢过桥。”
杨勇再道:“这是父皇奖赏你的大功,刻意安排。”
“江南赈灾救灾抗疫,本是我扬州总管该管份内事。即便褒奖,只需赏赐一些金银,臣弟就受宠若惊了。为份内事而如此褒奖,这已经不是褒奖,这是父皇逼臣弟自杀于此,以明心志了。”
话说到这份上,群臣无不交头接耳盛赞晋王不居功自傲,识得大体。
话传回皇宫,皇后不悦,但杨坚却老怀大慰,当下再传旨:“以太子礼仪迎接。”
听到这样的安排,杨勇心中不悦,但为显示自己的大度,也不敢违抗圣旨,于是撤了皇帝仪仗车马,摆开了太子仪仗。
结果杨广还不过桥:“国朝自有法度,太子名份早定,那是太子哥哥专用,臣弟怎敢窥视?请太子哥收了这太子仪仗,否则臣弟只能挂冠避于荒野了。”
皇后更不悦,杨坚沉思一阵之后,再传旨:“以亲王仪仗乐舞接待。”
再次更改之后,杨广才坦然过桥。
百官跪拜迎接,杨广亲自一一搀扶,搀扶到崔仲方的时候,还客气的道:“您老人家怎么给我下跪呢,我倒是要给老人家下拜的。多亏了您的崔家,在我焦头烂额的时候,慷慨捐助,才解了我燃眉之急,才救了江南千万百姓。此真大功劳,本王已经将此事经过详细的写成奏折,准备当面呈递皇上,为崔家写匾,为崔大人赏功。”
然后直接在袖子里拿出来了一份奏折:“这是我为您和您的崔家请功折子,您老先看一看,如果没有异议,我就这样呈报上去了。”
态度是真诚的,表现是坦诚的,但话听在崔仲方的心里,表情看在他的眼中,那怎么都感觉吃了八个屎壳郎般的恶心。
但众人面前,你还就得表现的大度的感激涕零,连连谦虚。
来到了太子面前,却看到在太子身边一个俊朗的年轻人,形影不离。
现在不是询问这个人来历的时候。
杨勇拉住了杨广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