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自愿参加劳动。一时之间长安城人满为患。
在王莽下令召集民夫的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初三辛丑日,兴建明堂的工地上聚集了足足有十万余人,而那些得到消息较晚的偏远地区的儒生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向长安。
朝堂之上再一次被王莽的号召力震惊了。原定半年工期的三大建筑,没成想,二十天就全部竣工了。竣工当日举朝皆惊。众人又开始为王莽歌功颂德,王政君却再一次对王莽的能力深深忌惮起来。
大司马府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时令已经到了露水,天气开始变得凉爽起来。晚上坐在院子里已经不是乘凉,而是招蚊子了。秋天的蚊子仿佛开始了最后的疯狂,被叮一下要起很大的包,而且奇痒难忍。
这几日王莽一直没有回府。明堂建好了,他要去亲自验收,以示对此事的重视。另外,民夫虽然走了,剩下的几万儒生却留在了长安,想要在朝廷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于是王莽又专门为儒生们建了一万间宿舍,全部免费提供文房四宝,有能力者只要写了文章交上来,王莽就会择优录取,分派一些基础的官职,儒生们简直爱王莽到发狂,纷纷写文赋歌颂于他。如此一来,他就更忙了。
王莽不在,司马府里难得的清静。紫苏从世子府偷偷跑了回来,已经腻在琵琶房里两天了,把个杜吴赶到了西厢房。杜吴见她这两日心情大畅,也是欢喜得紧,自然不去管她。毕竟她也才十岁,还是个孩子。想当初刚见紫苏的时候,也就五六岁的样子,想想那时候的她拿着一杆木枪,威风凛凛地站在大黄面前,喝问“来将何人”时,杜吴就有些心里发酸。只四年,小丫头就失去了最疼爱他的父亲母亲还有慈祥的陈汤爷爷。每每跟琵琶聊起此事,琵琶就也会心有戚戚焉。
“夫子,夫子!师娘做了莲藕羹,快来吃呢!哎,你这死大黄,拖不动了,都要肥死了!”
杜吴拎着从清风楼带回来的一条熏肉刚进小院,紫苏就咋咋呼呼地跑了出来,大黄圆滚滚的身子跟在后面,嘴里还扯着紫苏的裤脚。紫苏现在已经不骑大黄了,因为大黄驮不动她了。
杜吴看了一眼紫苏,差点没笑出来。小丫头的两个总角上各插了一根狗尾巴草,随着身子的跳动晃动着,看上去滑稽极了。
杜吴走上前,伸手要帮紫苏把狗尾巴草取下来,却被紫苏挥手挡住了。
“夫子别动,这是师娘给我插上的,可好看了。师娘也有,不过她比我多了一朵喇叭花,我干的。嘻嘻。”
看紫苏笑了,杜吴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随着紫苏进了屋。琵琶已经将莲藕羹盛好了,见杜吴回来,便上前来帮杜吴拿肉,嘴里还说着:“小娘子真是懒怠得紧,也不说帮先生拎一下肉,明天做肉羹没有你的份儿。”
紫苏就故意瘪着嘴,拉着杜吴的胳膊晃来晃去,快把杜吴的脑袋晃晕了:“夫子,师娘欺负我,你没来的时候师娘就欺负我,我要夫子替我出气!”说完还鼓起了嘴,假装生气的样子。
杜吴有意逗她:“那你想让夫子怎么给你出气呢?”
“明天夫子做了好吃的不要给师娘吃,全给我吃,馋死师娘,嘿嘿!”
大黄的眼睛就没离开那块腊肉,见杜吴三人正打打闹闹,瞅准时机,一口叼了腊肉就跑,琵琶看见了,惊呼起来,紫苏哪里肯饶过大黄,拎了一个空碗就追了出去:“死大黄,你给我放下!我保证不打死你!”
琵琶手上还拿着杜吴的袍子,看着张牙舞爪追出去的紫苏,不禁红了眼眶:“先生,紫苏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杜吴点了点头,轻轻帮琵琶拭去了泪水,把她揽入怀中:“这几日宰衡不在,你就多陪陪她。她想要吃什么玩什么,你告知我,我来弄。”
拐角处的角落里,紫苏落寞地站在那里,听着屋子里两人的对话,眼泪不禁簌簌落下来。大黄叼着肉在不远处看着她,不明白她为什么不追了。
过了一会儿,她抹了一把眼泪,又举起碗,朝着大黄凶神恶煞地喊道:“死大黄,再不放下肉,我明天就把你吃了!”
大黄吓得一激灵,赶忙丢下肉,匆匆向院外跑去,后面传来了紫苏张牙舞爪的叫阵声。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