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故道,回忆如同潮水一般的涌来,然而一切终归已如浩瀚烟尘消散于历史之中,再将精力放在回忆过去之上又有何益?
项羽眉头微微紧皱,逐渐握紧了拳头,原本张角手下所掌控着的那些教徒可以算得上是不错的资源,至少是不错的人力资源,然而项羽在与张角的交谈过程之中发现,这个张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神棍,其人从未有过真正的军事方面的经验,似乎觉得靠着人多就能够去推翻汉室政权,然后建立一个他理想之中太平世界。
经历过无数场大小战斗的项羽则十分清楚,打战靠的可不仅仅只是一番热血,一番理想抱负而已,打战除了需要人以外还需要大量的物资,以及一定的政治资源,张角所掌控着的那些信徒本身已经到了难以生存的境地,对于他们而言造反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因为农民本身的见识极其浅薄,欲求不多,目光也很短浅,是非常容易被满足的。
这样的队伍本身就十分不稳定,当这些农民因为天灾而难以生存的时候是愿意起兵造反的,但一旦他们稍微取得了一些生存资源,其中的很多人就会迅速的失去斗志,他们会认为与其继续拿命去战斗,还不如先占有一些资源来作为自己生存和享受的资本。
特别是如果他们的领导者本身也是一个见利忘义,目光短浅的人,那么其造反的决心就会迅速改变,很快从一个反抗压迫的人变成一个压迫的实施者,从立志要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的人变成一个同样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
农民的军队可不一定都是爱护其他农民的,他们更大的可能性是成为土匪,成为暴乱者,将仇恨与毁灭给予他们曾经的同胞,其他的农民,因为他们需要从其他农民那儿抢夺粮食,抢夺土地,抢夺各种各样的资源。
因此一支起义军如果缺少一个真正有掌控能力,有长远政治军事目标的领导者,那么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会走向失败的,这一点项羽内心深处是非常清楚的,因为当初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便能够证明这一点。
陈胜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之后,便开始猜忌身边的人,猜忌那些与自己一同起义,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朋友,当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权力便开始腐化他的内心,权力像是一个恶魔一样,啃食着他的灵魂,而他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人,他是难以抵抗这种来自于权力与物质的腐蚀的,最终他身边的人与他离心离德,最终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章邯所领导的囚徒军给击败,终究成为一个笑柄罢了。
本来项羽是打算去尝试一下的,假如说张角愿意将这些农民军队的最高控制权都交给自己的话,或许在自己的悉心训练之下,这些原本没有任何战斗能力的农民也能够成为真正有战斗力的士兵。
但后来张角的犹豫最终还是让项羽打消了这个念头,并且决定离开张角,去其他地方寻找机会,一方面来讲这些农民对于张角的信任其实是来自于对他所传授的那种叫做太平角的宗教思想的信任,处于痛苦悲惨的命运之中的农民们迫切的需要这种精神食粮来让他们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而这一点是项羽无法带给他们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项羽是永远无法真正取代张角去掌控这些农民的,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所需要的也并不是像真正的士兵那样去建功立业,靠着自己的英勇作战获得封狼居胥的机会,而是希望获得像张角所承诺的那种尽管虚无缥缈但是却十分美好的太平世界。
这样的一群人,项羽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训练好,即便自己训练好了,他们也绝对无法对自己拥有真正的忠心,自己在张角的手下这么做绝对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