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处的人就会回答“咱黄巾只要精壮,是要选拔才能进入正规军!其余的只能算是预备役!”
然后在吴庸的大力宣传下,预备役在正规军面前都抬不起头。
正规军是一天两顿干的,能混个饱,只管训练打仗。预备役每天也可以领一斤六两粮食,还要服从劳役安排。
这样粮草差不多能撑到秋收。
一斤六两粮食,以这个时代人的饭量来看,普通人早上干饭,晚上稀饭,混点草根树叶之内的,勉强能混个八分饱。
预备役也没法说什么,吴庸也制定了规则,他们有渠道成为正规军,作为提刀能作战,下田能锄田的黄巾,预备役表示我们先去种田,不过别得意,我会好好练,之后将你们正规军拉下马!
在这些黄巾苦哈哈看来,正规军待遇好啊,值得打出猪脑子来!
吴庸出的规则是平常预备役屯田,每年有一次机会与正规军演武。
每个人有一次单独挑战和团队挑战的机会。
你干过正规军就顶替正规军,撂趴下伍长你就是伍长,干过百夫长那么你就当百夫长,偏将以下的皆可挑战。
所以只要你武艺好,单挑能让你有一步登天的可能,最高成为千夫长。
团战百人以上,千人以下,预备役干过正规军就顶替他们的编制。
预备役眼睛都绿了,这是正真公平公开的晋升啊,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凭本事晋升的渠道啊,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在这个时代是独一无二的,有致命的吸引力。
在这绿油油的目光下,正规军黄巾训练站的更加笔直,只是一群小军官有些发毛,预备役盯着你也就罢了,你后面一群手下也红着眼盯着你,就问你发不发毛。
这规则正规军里也一样啊,也一年一次,时间和预备役的错开,预备役秋收后演武,正规军开春。
秋末就是一次演武了,不到半年了,地点就是那广阔的晒谷场,众黄巾都绿油油的盯着那一天的到来。
而他们似乎忘记了两个字“屯田”。
于是波才麾下变成了三万黄巾正规军,五万预备役。
有了五万壮劳力,吴庸表示这他么可以操作的就很多了啊!
波才不管那么多,主要是也不懂,天天领着他三万“精锐”和官军对峙,打生打死,减员之后嗷嗷叫的有人补充进去,他怕球!
在这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正规军能管饱,每两个月还有顿肉吃,先生心情好了,时不时还给加顿餐。
所以正规军待遇让黄巾苦哈哈挤破头想进,而先生则是很特殊的存在,全军加餐全看他心情……
就这样清河黄巾出名了,成了朝廷眼中的一块硬骨头,黄巾中很硬的那种!
而且清河的地理位置也是相当重要,这么说吧,清河、高阳这些地名你可能不知道,说到乌巢大部分人都应该懂了吧。
有荒废了的良田沃土,有数万因为一顿加餐就一天天对你傻笑的免费劳力,吴庸默默的想【反正筹备跑路也要些时间,稳妥第一,总不能看着这群蠢蛋饿死吧!你不分配事儿,他们就能一天蹲那儿不动,唉~我真的是上辈子欠你们的,只能屯田养兵了。】
于是号称屯田养民实则养兵的方案正式上线了。
波才很满意这方案,虽然他看不懂,可数万人嗷嗷叫的开荒种田,那场面让曾经是老农民的他很感动。
虽然这群家伙被吴子恒那货指使的飞起,可还能有个事做,有口饭吃,能安心活着,那就是幸运!
就这样,五万多打了鸡血的疯子在吴庸的带领下把清河能种的地方都种上了庄稼。
其实主要是吴庸对这种大型劳动力分配也不熟,做不到妥善安排,干脆都种地去,这年头种田无错,打仗时军队都会尽可能绕着庄稼地走,肆意破坏粮食是会遭天谴的,这是这时代人的共识!
而且吴庸觉得不让这群家伙种田就是种浪费,浪费人才啊,这群从懂事就在地里刨食吃的家伙,知识没有,文化没有,可经验足的吓人,特别是五万多经验丰富的农民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相当可怕。
你不亲眼目睹一群连图纸都不知道是啥的家伙,尺寸全凭眼睛瞄的家伙愣生生将一架架水车建起来是多么震撼的一件事吗?
这时可没有铆钉什么的,人家是镶嵌式椽铆起来的。
吴庸检查过,契合相当严密,不留丝缝!我的天,随便一家伙比后世木匠要强得多!那他们口中的大匠是什么水平?无法想象!
曾经翻修吴记时他被施工队震撼了一把,回想起给自己家装修的冯老,结果人家真的只是业余的,虽然技艺更好,会画图,是学过的,这些个货有的水平也不低啊,就高一两楼的样子。
这群家伙只要吴庸讲个方案,有什么好想法,他们就能超质量完成。
吴庸是看出来了,跟草鞋一样,这些哭哈哈缺少的是一种思想,而不是思考,更不缺技艺。
这不?吴庸先生表示【这要开条渠能将河里的水运到土丘上浇灌,要三段式水车,就是这儿!这!还有这儿!一处一架,就能把水运到高处了,而且以后分渠,水直接从高处分流,整片区域就不怕旱灾了…】
众人一脸懵逼,表示这得要三丈的大水车啊,见都没见过,不可能造出来啊,咱没造过!不行不行啊!
吴庸仰头大骂【我管你!老祖宗一开始有水车这东西?还不是人弄出来的?如今还只要你们造大点,怎么就不行?最多一个月我要见到!干得好有肉吃,干不好扣粮饷!】
然后几百个百夫长级别的集体咬着指甲,挠着头,蹲晒谷场上吵得飞起,然后半个月竟然弄出来了一台!虽然运转没多久就塌了,可弄出来了不是?能动不是?先生您可不能扣咱吃的!
吴庸牙疼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