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任何朝代,任何一个学说只有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能够为他们所用,或者说有利于他们的统治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而邹衍正是凭借着自己的一套阴阳主运学说,恰到好处得挠到了当时的诸侯们的痒处。邹衍是济南人,而济南是齐国人的地盘,无论是春秋还是战国,齐国在五霸和七雄中都是老大,如果邹衍想推销他的理论,理所当然会选齐国了。邹衍在齐宣王和齐闵王两位老大在位期间,享受的是超五星级VIp待遇。宣王父子两人简直把他奉若神明了,如果二位完全是被邹衍的才华所折服的有点不准确,实际上这二位看重的是邹衍的这套理论能够让自己名正言顺地称帝。
关于这两任齐王想称帝的事是真实存在的,其实也好理解,自己强大嘛,把其他小诸侯国吞并了是一件多么诱人的想法啊,但本书就不讨论了,大家有兴趣可以查查史料。
邹衍的学说在当时的粉丝的确是有很多的,上至诸侯,下至百姓,总之到哪都很吃香。你想啊,老百姓给孩子起名字有了理论基础,不再随便叫二蛋、三毛之类的了,而诸侯们则想着用它指导国计民生。所以,早年的邹衍活得不错,地位也不错,在齐国是被赐为上大夫的,后来他到燕国也是当了燕昭王的老师,总之比孔圣人周游列国时得到地待遇是强多了。
人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历史上,齐闵王想统一全国称帝的行动最终失败后,变得越来越暴躁,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手下人才流失,内政一塌糊涂,百姓生活也一下退到解放前。此时的邹衍当然也没有受到特殊优待,总算还没有沦落到和其他人那样远走他国的地步。此后,就发生了魏国联合秦、赵、燕一起伐齐的战争,闵王也死在这次战争中。在这种国破家亡的情况下,加上燕昭王摆开了一副招贤纳士的排场,不得已的情况下,邹衍离开了齐国投效到燕昭王的麾下。
在燕国,邹衍受到了超过在齐国时的重视和尊敬,于是,他又接着研究起了农业生产,没事再和燕昭王谈谈心。但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为他晚年的悲惨境遇埋下了隐患。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大将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楚、韩、赵、魏,组成了一支梦之队去齐国打土豪。虽然邹衍对让他背井离乡的齐闵王恨不得都天天画圈诅咒他,但是齐国终究是自己的家乡,是生他养他的故乡啊,所以很干脆得拒绝参战。
总算燕照王为了维护自己礼贤下士的形象,不好对抗命不出战的邹衍采取什么行动,但到了秋后,账终归是要算的。燕昭王死后,燕惠王继位,新领导人上任后,大抵都会有个新桃换旧符的过程,惠王就不怎么喜欢老爹给他留下的那些旧臣,加上此次把齐国给干趴下了,连齐国老大齐闵王都丢了脑袋,从此再没有了齐国的压力了,所以就开始翻旧账了。有一天,燕昭王派人把邹衍请来,打算和邹衍谈谈心。燕昭王就问邹衍说,老邹啊,我老爹我们两对你不薄啊,平时好吃好喝的,打齐国这么大事你都不跟着去,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老大已经释放出了不满了,加上对这些老爹给留下的人不太感兴趣,于是一群不怕事大和闲着没事的人就煽风点火,于是邹衍就被请到监狱里面壁去了。
史书对邹衍入狱早有定性了,很明确是冤狱。邹衍心里也不好受啊,想我对你们父子一片忠心,日月可鉴,你就听信小人谗言,太让人伤心了。一伤心邹衍就大哭,哭到什么程度呢?燕国大体位置是现在的首都经济圈再向周边扩大些吧,当时是五月,基本上是春暖花开,其实也快入夏了。因为古代可是没有阳历、公历一说,那时只有阴历,差不多就是阳历六月,正适合踏青出游的季节。不过被邹衍哭的天地一片白茫茫啊,下霜了。大家都知道有个窦娥冤,那是六月飞雪,大家一看夏天了还下雪这太不应该了,所以就能肯定窦娥是冤得不能再冤了。对于邹衍哭得五月下霜,大家自然就想到这是邹衍是被冤枉了,而且还是那种冤得不能再冤了的冤。所以,等齐闵王死后,齐襄王上位,当然又是一番改天换地,邹衍也能够沉冤昭雪。好在邹衍没有死在狱中,最终还是被放了出来了。遭此大变,让邹衍有了很多的感悟,此时的他极度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因此辗转回到齐国家乡。邹衍回齐国以后的活动,史料中记载的不多,主要是曾出使过赵国,见过平原君,晚年也许在燕王喜手下又干过一段时间,等到了公元前250年的燕赵之战后,基本上就销声匿迹了,或许飞升了,或许觅地潜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