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熊槐有些意外,“哪来的洪涝?百姓外逃又是什么情况?”
下面奏报的大臣愣了愣,以一种难以理解的眼神看向熊槐。
“大王,”屈原站出来道,“今年夏期连日降雨,云水,夏水,汉水,江水堤坝破损,多处农田被淹,颗粒无收,所以不得不外逃逃荒避洪。”
屈原说完,熊槐就明白了什么情况。百姓因为天灾逃荒,封君收不到税和粮,日子过不下去,只能去抓百姓,但是百姓都跑别人封地去了,去抓,就容易跟别的封君起矛盾。
其实这背后也反应出了楚国根深蒂固的封君制度。
其实历史之上,楚国一直是大国,但是多数时候都是大而不强,武德充沛但是屡战屡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楚国的内部向心力不够。
封君太多,中央集权这个工作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之前吴起进行改革最后还是被封君所杀,由此可见一斑。
回归正题。
朝堂之上,熊槐还在沉思,屈原却又道:“大王,臣想自荐处理洪涝之灾。”
“嗯?”屈原的话将熊槐从沉思之中拉了回来,“这洪涝之灾,你可有处理头绪?”
“有!”屈原胸有成竹的说道。
熊槐看向屈原,略微思索片刻,道:“想必莫敖如此胸有成竹,定有完备的应对之策吧?下朝之后写一份策交于寡人,寡人想看看莫敖有什么好办法。”
屈原拱手回答道:“喏!”
熊槐又扫视其他的大臣,问:“诸位还有没有应对之策?”
众人都没有说话。
其实这次灾害背后就是楚国顽疾封君制度,谁也不想去趟这窝浑水,搞不好就是杀身之祸。
“嗯,”熊槐意味深长的嗯了一声,道,“那便退下吧!”
“喏!”
众人向熊槐行礼之后缓缓退出大殿。
殿外,景舍跟昭阳并肩而行。
景舍忽然问道:“令尹认为,大王会不会发兵陉山?”
昭阳眉头一皱,道,“老夫认为,大王还是想要出兵陉山的,今日你我以及朝堂重臣皆反对发兵陉山,大王若是不想出兵,定然会顺水推舟说不退兵,但是大王没有顺势下旨不出兵,而且给出模棱两可的回答,所以……”
昭阳欲言又止,景舍跟着点点头,道:“那令尹认为此战打不打得?”
“可以打,也可以不打。”昭阳给了景舍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景舍迟疑片刻,忽然发笑,“令尹还是想的周到。”
昭阳突然停下来,看向景舍,说道:“陉山的事情老夫不是很担心,老夫担心的是屈原。”
“屈原?”景舍疑惑道,“令尹担心他做什么?”
“大王对他甚是欣赏,”昭阳颇有些忧心忡忡,“屈原有才,也想效仿吴起对我楚国来一次彻底的改革,朝中朝外已经有很多人对他不满了,老夫担心他此去会出意外。”
“令尹这是想……?”景舍看向昭阳,缓缓吐出后面几个字,“推屈原上去?”
昭阳没有说话。
景舍心中也有了答案,道:“此生确实有才,我对他也颇为欣赏,若是扶持一番,日后定会成为我楚国中流砥柱之人物。但是此生过于恃才傲物,在这朝堂之上,恐怕站不住脚啊。”
昭阳冷哼了一句,说:“先打压打压,不然他成不了事的。”
“可是大王不是很欣赏他么?”
“朝臣是站在我们俩后面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