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来过的地方,确定是苦苦寻找的那处古代小山谷。据后世记忆的资料,直到清朝时期,这里的地质结构才发生变化,大概沿海岸才形成现代的格局,难怪此时完全是一副面目全非的景象。
赶紧命众乡兵和二百余水手一起动手,不到半个时辰就搭建起数十座皮帐,正修整时孙五带人回报:“俺们顺着那浅河往北,数里后方见到村民,问过才知,这条宽有百余丈,水深却不过五尺的小河真的就是黑水河,那东侧数里外的河流便是昌水,要是沿昌水往东北六十余里,就到了文登县城。”
“师兄辛苦,可问了再往北有个汉时古城吗?”
孙五点头称是:“据当地村民讲,要是从师弟这厢一直往北走三十余里,正是昌山,山南确有个昌阳古城,不过却已荒凉甚久。因怕来不及,特先回来禀告师弟得知。”
“可知何故荒废?现今还有何人在那里居住?”
“具体却不知,只听说此地惯发洪水,连城内都时常被水淹,又旱涝不定,许多田地因此荒废了,城户大多搬迁了,如今只剩一裘姓大户在昌阳古城居住,另有百余户佃农,立了个村保。”…
果然是个村保,这跟史料记载也对得上。
此地就是个加强版十倍的天阙村,昌阳古城在宋末就应该彻底废弃了。原因很多,主要就是两条河的上游水土流失太严重,导致下游河段淤积严重,旱涝不断,把个汉代时期的粮仓生生毁掉了。
历史记载昌阳城附近可是有几十万亩良田的,看来是此地没错了。
不过王定六没有急着前往,先带人围着这座山谷转了一圈,又一直往北走了十几里查看地形状况。这座小山谷位置较高,土质干燥,大约不到两万亩,往北不到十里,就是黑水河与昌水之间的低洼地带,现在这里有三条小河沟,长满了杂草和灌木林。
坐小船来到昌水以东地区,地貌更是低洼泛滥不堪,只再往北二十几里,过了昌水以北地势高了些才有村落,目前只剩数千亩土地。而原本从昌山以南到王定六登陆的黑水、昌水流域两旁这数十万亩土地,都是汉朝时期的一个小粮仓。
更重要的是,这三四十万亩土地范围内不但能种粮、还可晒盐,汉朝时就设有盐官,当然那时候可能是井盐,且到此时也废弃了。
而这里地下还有媒、铁、石墨、硫矿、花岗石、黏土等多种矿藏。铁矿还都是露天就可开采,属于褐铁矿,跟后世德国、瑞典等地着名工业区的铁矿石一样品质,含铁量虽少却非常容易冶炼,要是加上坩埚炉那简直是绝配。
唯一的遗憾就是储藏量少,只有几十万吨,但以北宋这个年代的生产力,却足够开采上百年了。最大两处铁矿的位置,就在距离王定六立足之地的北方三十里外一处,也就是昌阳古城西南;另一处就在东边离此十几里远的昌水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