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古代封建社会铁甲的最高技艺顶峰就是板甲,甚至是宋代的铁扎甲,都是不完全正确的。
至少布面甲从防御冷兵器效果,再加上制作的简单和成本低廉上,也就是性价比上,就完全压过了以上两种盔甲,因为可以大面积装备士兵。
否则蒙古人西征时,也不会装备大量的布面甲而征服了大半个世界。记忆中欧洲君主在写给教皇信中还特意提到,说那些蒙古人在布衣内缝上了铁甲片,迷惑了我们。
如果宋代的铁扎甲真的那么好,蒙古人不会不借鉴,而相反的是,蒙古人从欧洲回来后,却又学习了欧洲的布面甲,大力改进自己原始的布面甲,使其更加精良,一直延续到大明和后来的清代白甲兵所穿的重甲。
事实证明,上好的布面甲,防御效果并不仅限于火器,对冷兵器一样适用,灵活性甚至更胜板甲,只是要追求外表华丽,那制作起来也麻烦些,给士兵装备则不用考虑这些。
所谓布面甲其实很多就是中型胸甲,与板甲的区别是省略了四肢防御,只保留了重点部位的防御,造价和制作时间都大大下降。
它与纯棉甲也不一样,布面甲是麻布或者棉布内侧镶嵌缝上铁甲片而成,不但穿着舒服而且能遮蔽结合部,以免暴露甲胄的弱点;而棉甲是指的没有铁甲的纯棉布甲,也对弓箭具有一定的防御效果。
后世有人做过实际测验,精心打造的纯棉甲,其防御效果跟硬皮甲几乎相仿,这大概就是凯夫拉装甲的最原始理念,就是防弹衣,利用棉花分子结构紧密排列有弹性的特点,阻止和减缓外力的深入。
板甲、布面胸甲和棉甲,在欧洲就是对应了骑士、职业士兵和农兵,这三种等级的装备。
板甲太贵,棉甲太便宜,布面胸甲是性价比最高的,于是蒙古人将布面甲讲过自己的改良又推广全军,再结合大金国的铁浮屠,改善了原有铁甲,这几乎就是后来明代的重型甲胄的雏形,当然铁浮屠还包括具装马甲部分。
而到了清代,由于火器的出现,又将布面甲、纯棉甲进一步发展。
王定六在这个时代做的布面甲,既不同于欧洲的布面胸甲,也不是重型板甲,而是借鉴了蒙古人在一百多年后,改进的布面甲的思路,主要针对普通的士兵装备,又结合了欧洲布面甲以及明代布面甲的优点,去掉不必要的零碎装饰,简约但却灵活实用。
之所以非要用到棉花和棉布而不是麻布,则是因为这种布面甲糅合了纯棉甲的功用。
这种布面甲上衣采用两当式结构加棉袖披膊,甲衣直到腰部,骑兵甲到肚脐以上,棉袖披膊内和甲裙内缝有长条形甲片,头盔以及内加铁片的护颈,全身下来共有六百余片铁甲片。
全身最大的甲片就是前后心棉甲内缝制的八寸直径的护心镜,上衣其他肋部和锁骨部位的空隙,则采用三寸长短的百余片甲片,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