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段话,很像造反时的宣言,但是这就是圣旨的内容,而且已经贴遍了金陵的大街小巷,被无数人看到。
这让金陵变得越来越热闹,因为强行征兵带来的恐慌沸腾似乎都被压下了,旧院更是一时就被挤满了,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些人并不是都友好的,他们在折腾。
“为什么宁大人还不去京城救驾,就连自己在京城的亲舅舅也不管了么?”一个书生面红耳赤嘶声大喊着,他不能找到别的方式发泄,于是就来了这儿,对于他开说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以前都是在家寒窗苦读的乖宝宝,当起愤青来有些紧张。
“各地勤王军都在陆续向着京城靠拢,为什么宁大人有实力却不救驾?!真是妄为人臣,枉为人子,反贼一个!”
“他本来就是反贼一个!深受皇恩却不知道报答,此人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
董小宛皱着眉头捂着耳朵听着下面吵吵闹闹的议论声,一时之间也有些迷茫了,京城外面的和宁夏的势力,到底是不是属于他的?如果是的话崇祯怎么会弄出这么一出,难道真的被揍的连皇位都不要了?只求保命?
若是不是那崇祯又凭什么相信宁大人可以力挽狂澜?董小宛满心疑惑,不过宁致远竟然是徐光启的外孙,这才是整件事中她最惊讶的地方,或者更确切地说,她很惊讶宁致远为什么就这么不管自己的舅舅,不管京城外面兵马是不是他的,他们也总是难逃一死吧?
董小宛心里有些不舒服,她觉得自己可以接受宁致远不忠,毕竟大明朝廷经营的不好也该散伙了,但是不能接受宁致远的不孝,忠奸自古难辨,但是孝与不孝却是一目了然。
宁致远就算是自小在外长大和他们没有亲情,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吧?董小宛觉得无比失望。
至于下面这些人所说的话,董小宛都不甚在意,听着有些甚至还骂宁致远是反贼更是撇撇嘴有些不屑,开玩笑,宁致远是反贼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楼下的客人参差不齐,并不是光指他们的态度,而是他们的身份,近来已经不仅仅是书生才来光顾的了,还有街边小贩,民间佣户,过往商人,达官显贵...
而还有的支持宁致远的也不再吭声,风头仿佛突然就变了,崇祯变成了一个被逼无奈受尽委屈的弱者,哪怕是之前他才在金陵强征了数万的劳力搜刮了数十万石的粮食,就因为他是代表着大明。
若是大明悄无声息的灭亡而自己还有没有受到影响或许在他们眼里还算不得什么,但是此刻被崇祯一道诚恳无比的圣旨让他们爱国之心澎湃到爆炸。
街边小巷,从这道圣旨一出,宁致远似乎已经变成了十恶不赦的贼人,至于不孝...倒是被所有人忽略了,在众多恶心面前,那显然只是一个添头。
.........
劲爆的信息传递的一向很快,然后很快传到了宁致远的耳边,此刻他已经过了整个福建,到了江浙。
一路走过来宁致远经历了一种很不同的体验,他几乎走过了这条线路的每一个小县小城,俯首称臣的居多,但是那么不惧死亡的人也不在少数,凭着喜怒这些当着他的路的人宁致远是想杀就杀,他都能感觉到自己性子和以前相比变得异常怪异,多了很多很多的邪性,更加的随心。
京城两万个百姓可以说是因他而起的无妄之灾,虽然不会被全部杀死但也肯定多灾多难,这又怎么样,终归还是崇祯自己蠢而已,宁致远虽然现在有些漠视人命,但那种任属下在京城送死的事情他还不会干。
漠视人命的前提至少是损人而不利己,这种大损自己威信的事情明显有些傻帽,他从来就没有在京城发展过大多明面上的势力,因为知道大明就算再羸弱无用京都也不是纸糊的。
在知道崇祯的圣旨之后他也只是一笑而过,虽然连带而来的还有各地的反应,以南直隶的百姓书生对自己的征讨最为过分,仿佛一夜之间他就失去了这么长时间以来赚得的民心一般,但他不在意,真的不在意。
这些人还敢反抗,就是自己太过宽容了吧?这一瞬间宁致远心里闪过了将这些人全都杀了的想法,终究还是算了。
这些读过几年八股文的书生或许在旁人眼里是治国当官的人才,而眼下宁致远也确实或多或少要依仗他们,但这个他们,并不包括这些打着忠君爱国旗号放嘴炮的人,了不起再来一次焚书坑儒他相信凭着自己先进的理念和普及教育还是能让汉人走在世界的前列。
何况西北两千万人口可用之人也实在不少,只是以一地之人来治理整个天下,宁致远是疯了才会这么做,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全天下广开科举的原因。
总之各种各样的考虑下来宁致远没有下什么旨意,他知道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快自己的步伐,不给那些书生看到真正的实力他们还是会随风飘动的。
而已经到了两广和宁夏书生没有半点异动就是赤裸裸的证明,宁致远强大的统治力彰显无疑,其实放放嘴炮就可以打倒的,至于自己的那两个便宜舅舅...
宁致远和他们没有半点情分,若只是这样宁致远自认还是会帮他们一把,但是他们竟然敢打徐澹雅的主意,那死了也就死了,就算不死他也得好好整治一下他们,让他们生不如死才是正道。
行程还在继续,宁致远觉得要是一切顺利的话那不等到南北选举的结果出来自己就能搞定崇祯了,就算在进入江浙以后时不时冒出一个忠臣奇葩抵挡也没有什么用。
他们是人性的闪光点,但愚蠢的也是生命的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