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看,这枚是臣找到的前代桓、灵二帝时期的剪边五铢钱,而这枚则是臣使用先帝时的技艺和模具铸造出的‘五铢钱’。”
马钧从袖中掏出两枚“五铢钱”,指着剪边五铢钱开始介绍起来。
“后汉末年,朝廷为了获取更多的铜原料,便想出了减少五铢钱重量,把前代所铸造的足重的货币进行剪边,以此用来作为铸造新钱的原料,最后导致五铢钱大幅度地减重贬值。”
曹叡对古代货币史是一窍不通,直接提出了疑问,“什么是剪边?”
马钧继续说道:“回禀陛下,剪边五铢钱就是朝廷命令工匠采用磨边的方法来磨掉原来的铜料。具体做法多数是工匠用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方棍穿进钱的穿孔,每次约百枚或更多一点,然后两端固定,在磨上打磨钱币的轮廓。
通过加工,磨边钱要比一般的五铢钱的钱径小,钱重减轻一铢多,就是说五铢钱经过这次加工,本身的重量减轻三分之一左右。
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钱的面文,并且钱币的边缘都比较光滑。”
“而这枚五铢钱则是先帝在黄初二年发行的魏五铢,是按照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铜范或泥范所铸造,其形式与前汉时期的五铢钱并无太大差别,唯有币材的原料配比,重量上有一些差别。这个情况我想司空陈公应该更清楚一些。”
陈群看着那枚五铢钱,颇有一些怀念往昔岁月。那时先帝刚即位没两年,壮志雄心,正欲与他们一展宏图,统一天下。没想到短短几年,沧海桑田,帝位上就已经换了人。
当时先帝曹丕见百姓使用粮帛作为货币进行交换日常所需用品多有不便,便问时任尚书令的他当如何解决百姓之苦。于是他向先帝建议朝廷进行开矿炼铜,铸造五铢。由于朝廷错误的估计了铸造货币的数量,同时也没有及时储备原料,最终导致了发行货币的效果很不理想,加剧了百姓之苦,朝廷见状也只好撤销了只使用了七个月的五铢钱。
有了上次教训之后,陈群对发行五铢钱一事就很慎重,觉得如无万全准备,不宜贸然发行五铢钱。
曹叡看到陈群走神了,小声喊道;“陈公?”
陈群被皇帝的唤回了神,连忙回道:“回陛下,马公所言极是,臣看到那枚魏五铢就想到了黄初二年之事,请陛下恕罪!”
“欸,朕现在也大概知道了陈公为何对发行五铢钱一事如此小心谨慎。我想这次应该不会再出现先帝之时出现的事了。”
看到皇帝说话竟如此的自信,众人突然觉得这次会议应该不是皇帝一时的心血来潮,应该是准备的十分充分。
要不然你看看那铜矿,再看看马钧对铸钱工艺的理解,一条条证据无不显示皇帝早已对此事蓄谋已久。
曹叡又看向马钧,继续问道:“马公,我看先帝时期所铸的五铢钱本身重量也都没有达到实际的五铢重量,我看也仅仅只有三铢、四铢的样子,这样下去,百姓依旧是弃之不用。”(魏承汉制,以一斤为250克算,一铢约0.65克,五铢约3.25克。”
“这次铜原料的问题已经初步解决,朕决定要铸造足额的五铢钱,这样才能恢复五铢钱的货币效力,为百姓所信赖,所使用。不知对于铸造技艺,马公研究的怎么样了,我上次提的建议可还有用?”
听到皇帝曾向将作大匠马钧提建议,殿内的诸位大臣有些惊愕,我们的陛下居然还有这种能力,向一代机械大家马钧提建议。
马钧见皇帝亲自问询此事,便说道:“回禀陛下,自从陛下在格物院提到制作模范的材质可以采用‘炒钢’而不是铜或石制后,臣就和格物院里的冶铁专家多次实验,成功做出了质量超群,可重复使用而不变形的钱范。”
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一般称为钱模。
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中讲“埏植作器,必模范为形”,才能铸作器物。
模和范长相还不太一样:模中的钱文阳文正书,为翻制范的工具,多用铜或石制;范的钱文阴文反书,范面有沟漕,以便灌注金属熔液,多用铜、土或滑石制成。范铸钱币工艺始自商周,盛于南朝,是中国古代铸币的主要方法之一。
早期钱范的钱模直接刻划在石、铜质的范材上,也有用陶质刻划的。其铸造方法为在石范上分别刻出钱币的正背形状,在范的一端刻出总流道,然后支流道呈伞形注入钱币,支流道仅连接一枚就可以在支流道下串连三枚相同的钱币。
自西汉以来,朝廷制造青铜钱币普遍采用的是范铸技术。铸钱必须先制作带有钱币型腔的钱范,再将熔化的青铜注入钱范之中,待冷却后取出铸就的钱币毛坯,然后进行精细加工而成流通的钱币。
因此钱币的生产数量和效率,以及钱币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由钱范的制造技术水平决定。而范铸技术的改进,也大大提高了铸造钱币效率。
上次曹叡在格物院参加时想了解此时的铸钱技艺时,经别人介绍却发现钱范的材质大多都是石质的,连铜、土做的钱范都没有,后经解释说铜材料本就昂贵且稀缺,这样大规模使用只会更加的浪费铜材料,至于土做的钱范使用次数低,制作麻烦,费时费力,所以被舍弃了。
曹叡听罢,也是觉得没有好的方法,但当他参观的格物院里的冶铁作坊时,突然想到了钢这个熔点比铜高、质地坚硬的材料,随即向陪同的将作大匠马钧建议道可以使用钢来制作钱范。(铜熔点是:1083c,普通钢材的熔点为1500c左右。)
虽然本身钢的产量和珍贵程度很高,但是钢做的钱范可以重复使用,损耗低,综合下来铸钱的成本更低,还可以制作出质量更好的五铢钱。
根据史书和出土文物显示,中国最迟在战国晚期已经掌握这种最初期的炼钢技术。人们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复加热,铁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夹杂物后成为钢。这种钢组织紧密、碳分均匀,适用于制作兵器和刀具。进一步发展到“百炼钢”技术。人们在打制器物的时候,有意识地增加折叠、锻打次数,一块钢往往需要烧烧打打、打打烧烧,重复很多次,甚至上百次,所以称之为百炼钢。
大约在春秋末期,中国就已经发明生铁冶铸技术,以后经过长时间的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