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则是起源于古时的一位孝子。
勾践当时也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于是问道:“孝子弹者奈何?“
陈音说,古时候人民质朴,肚子饿了就猎取鸟兽充饥,渴了就喝雾水露水,死就用白茅草把尸体裹起来,放到荒郊野外。有一位孝子不忍心眼见着父母的的尸体被鸟兽吃掉,所以制作了弹弓,守在父母尸体旁边,用弹丸驱赶鸟兽,边射弹边唱着:“断竹,续竹,飞土,逐害“。
这首歌被后人称为《弹歌》,这不仅说明了中国弓矢的起源,而且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二言诗。由于弹弓是用竹子做成的,弹射时间长了就会断裂,断了之后再用竹子做一支新的,这就是“断竹,续竹“,而“飞土、逐害“则说的是用泥土做的弹丸,用来驱赶鸟兽之害。
按照陈音的讲述,后来神农氏制作了木质的弓箭,威震四方。黄帝之后,又有弧父。弧父生于后来的楚之荆山,生下来便没有父母,小的时候便擅长使用弓箭,他所射的鸟兽没有能逃脱掉的。
后来弧父把射技传给了羿,羿又传给逄蒙,逄蒙再传给楚琴氏。琴氏认为当时弓箭的威力已不足以威慑天下,于是在弓箭上设置了机关枢杻,便成了弩,威力更加强大。琴氏把弩技传给楚三侯,即麋侯、翼侯、魏侯,楚三侯又传给灵王,自灵王之后,射道便分出很多的流派,用的人多了,但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射箭的真谛。陈音的先祖在楚地学到了射箭技术,到陈音已经过五世传承。
最后,陈音还向越王介绍了弩的结构原理及其作用,越王大加赞赏,让陈音“尽子之道,愿子悉以教吾国人“。
陈音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勾践,并保证说:“道出于天,事在于人,人之所习,无有不神。“意思是说,射箭之道虽然出自天然,事情却在人为。人只要肯努力学习,没有不精通入神的。
于是越王勾践命陈音在会稽北郊训练军士射箭。三个月以后,所有的军士都能掌握弓弩的技巧并熟练地运用,大提高了越国军士的战斗力,成为看来灭吴的重要军事手段。
而在后世有人创作的有关越女的形象中,便是越女阿青了。
越国一乡间女子,牧羊姑娘,大约十六七岁。一张瓜子脸,睫长眼大,皮肤白皙,身材苗条,容貌甚是秀丽。她身穿浅绿衫子,弱质纤纤,声音娇嫩清脆,性格天真烂漫,言语幼稚。
由于生于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有一种不通人情世故却具有赤子热肠的率真,她对范蠡这样的大官不讲半点礼貌。然而她却身怀神奇剑法。在会稽城内大街上,八名吴国剑士将范蠡两名卫士的长剑打落在地,并毫无来由地将她的一头山羊以精湛的剑术一分为二时,阿青手持竹棒,以四招戳瞎两名吴国剑士的眼睛,又将六名剑士各刺瞎一目,后又挺棒戳中一名吴国剑士的手腕,且将另五人的长剑打落在地。八名吴国剑士为一个牧羊少女所败,又惊骇,又愤怒,有的咆哮,有的发抖。阿青让他们赔羊,否则便要戳瞎他们的另一只眼睛。范蠡答应赔羊后放行了吴国使臣。范蠡为破吴国欲请阿青姑娘的师父教练越士,而阿青的师父竟是她十三岁时天天与她在一块打玩的白公公——一头白猿。
白公公一连三次要刺死范蠡,都被已与范蠡生情的阿青所挡,且将白公公断了两条手臂。阿青被范蠡请去训练越国剑士,几天之后,阿青便没了踪影。
阿青的剑法浑然天成,神剑没有真名,有些事情随着历史慢慢的流逝也许不会被人们记住,但阿青的神话事迹却流传了下来,后人将流传下来的神剑的影子称为“越女剑法“。阿青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不懂得如何教人剑法,然而“八十名越国剑士没学到阿青的一招剑法,但他们已亲眼见到了神剑的影子。每个人都知道了,世间确有这样神奇的剑法。八十个人将一丝一忽勉强捉摸到的剑法影子传授给了旁人,单是这一丝一忽的神剑影子,越国武士的剑法便已无敌于天下。
此便是林南处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