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发红,牙齿疼痛,伤口流血,骨头坏死骨折等这些眼耳口鼻能看到的或者触觉能感觉到的东西都叫症状。症状这东西会骗人的,说症状骗人不正确;准确的说是人会被症状欺骗。症状这东西千变万化,在不同的人身上,在同一个人身上但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这个时间点可以很长,几十年从青年到老年;也可以很短,比如一天中的正午和深夜,都表现的不一样。如有些人本来有病,但是并不表现出症状,或者说症状表现极为轻微,连病人都无法察觉,你医师怎么办?”
《韩非子?喻老》: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蔡桓公感觉不到自己身上有病,但是扁鹊知道,对蔡桓公提出规劝,但是蔡桓公没有接受,还怪扁鹊的目的不纯。结果蔡桓公身死,扁鹊逃亡。扁鹊不逃亡会被陪葬的。
妖妖问:“那这个流派不怎么样?”
老师回答:“这个流派也有优点:对医师的素质要求不高,只要有师傅带,不识字也行;只要不是傻瓜也会识别症状,也可以学,只是水平的问题。这类医师的水平主要由经验决定,一般来说,越老的,越吃香;适合大批量培养,可以到民间为一般民众服务。任何时代,高级医师都是为达官贵人服务的,贫民就不要想了;所以你学一点医学知识,也是聪明人才有的想法。”
老师继续说:“第二个流派对医师素质的要求就很高很高了。文化素质的要求:要求能看懂《道德经》,《黄帝内经》。这个懂不是说看懂字面意思就叫懂了,还要照着书上讲的去做,才叫真正懂了。本族医学认为:人生病就是精气受阻,凝滞不通畅造成,不过是内因还是外因而已。要查看病人的精气状况必须是打通十二经脉中一根的强者,没有办法,走不了捷径。这就引申出修炼的要求:必须打通十二经脉中的一根,就是强者了,但是产生一名强者是很不容易的。虽然强者也会疏通自己和他人的精气,但是不一定会成为高级医疗师。因为作为高级医疗师来讲,你还要知道怎样治,同一种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绝大多数修炼者的修炼目的是为了打架,不是做医师,所以高级医疗师是很少很少的。”
妖妖问:“没有修炼的人也有精气?”
老师回答:“每个人都有精气,包括任何活物,任何活着的植物动物都有;有精气的物品才叫活物,没有精气的物品就叫死物。修炼人与一般人的区别:修炼人能自由调动控制自己体内的精气并且还能控制其它活物的精气;而非修炼人做不到这点。”
老师说:“你说你叫蔡妖妖,是那个专业的?”
妖妖回答:“铸锻专业高级班的。”
老师恍然大悟,说:“我知道你是谁了。你的目的只是武学修炼的话,没有必要上治疗专业的所有的科目,重点阅读《道德经》,《黄帝内经》。”
“能把《道德经》,《黄帝内经》这2本书看懂的人不多,《道德经》一定要看完。《黄帝内经》对修炼者来讲,只需要看头三章。剩下的章节是对医疗师的,对武学修炼者来讲,没有必要去看。把本族医学比喻成一棵树的话,《道德经》是根;《黄帝内经》是主干;《神农本草经》是枝叶。《道德经》是本族医学的基础,是从三观上来讲的天人合一。《黄帝内经》是主干,是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的杂集,也可以说是摘抄后经人整理。主要内容是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把天人合一的思想用在人体的修身和治疗上。《黄帝内经》中有些章节反映出来的思想是相互矛盾的,这很正常,因为是不同的人的思想的文字反映。至于《伤寒论》,这本书不适合你读,就是对你没有用的意思,因为你走的是修炼这条路。《黄帝内经》有部分章节是讲经脉的,但是它讲的经脉与习武者的经脉有区别,不是特别适合习武类的修炼者,翻一翻了解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