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无心、有心的时候无力。
本来不列颠群岛对于罗马帝国来说,在当时就没什么战略意义,在欧洲地缘上连“边陲”都不算,只能说是个“海外孤岛”。
只不过是凯撒在征服高卢雄鸡的进程中,“顺手”拿下的大不列颠南部,就是个鸡肋。
而后,刚刚设为不列颠尼亚行省时任命的几个总督是想继续扩张的,甚至还向苏格兰地区派出了整个罗马第九军团,结果全军覆没。
在罗马人看来,当时的北边的皮克特人和西边的布立吞人就是“野蛮人”,而两地当时也确实是丛林密布的蛮荒之地,可谓穷乡僻壤出刁民。
以罗马帝国的实力如果再派军队前往是能够拿下的,但对于一个庞大的环地中海帝国来说,要打理的地方还很多、要镇压的叛乱四处都是,根本没有心思来继续啃这块“硬骨头”。
之后的几任总督则因此地没有得到帝国总部的大力支持而一心只想保住现有领地,不断承受着北方皮克特人的南下侵扰及爱尔兰岛上布立吞人的海盗抢劫。
历任不列颠尼亚行省的总督都因有心无力还处于“自保”的状态中,不断的修筑一些防御工事,比如安多宁长城。
但是就算这样依然能看出北方的皮克特人不依不饶的精神,他们既不是为了替南部盖尔人报仇,也不是为了吞噬罗马人占领的区域,而是一些分散的部落,单纯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以及劫掠一些物资而南下屠村。
就这样大不列颠南北的分化在战中的愈发严重了,当安多宁长城也守不住而被弃用的时候,罗马帝国史上集权最巅峰的哈德良皇帝上台了,他的执政理念核心就是守住养父图拉真打下的天下,而不是继续扩张。
他在位期间不列颠尼亚省修筑的哈德良长城,成为了英格兰和苏格兰两地的地理分割线,也是《权游》中长城的灵感来源。
在大不列颠岛上统治三百多年后,欧洲大陆北部的日耳曼人各部族南下摧垮了罗马帝国。
日耳曼人的分支很多,在摧枯拉朽的过程中分别冲向了欧洲各个地区,其中两个分支——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游走的路线就是跨海登岛,他们很快占领了英格兰地区。
此时罗马帝国刚刚覆灭,岛上还处于没有任何稳固政权的良机下,之前从西边爱尔兰岛一直跨海侵扰不列颠沿岸的布立吞海盗,开始大批登陆并在不列颠西南部建立起几个小王国,而且日耳曼人对其久攻不下。
这一地区就形成了与英格兰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威尔士。
日耳曼人虽没能打下威尔士地区,但在英格兰地区建立起了一个个小王国,通过长期的互相征伐、兼并,最终形成了七个王国,是不是很熟悉?就是权游的背景架构来源。
好景不长,在权游中是异鬼来了,而在现实中则是维京人来了。
他们的到来不像之前的罗马人和日耳曼人,你臣服了就可以在其统治下生存,虽然生存的很惨。
维京人则很早就践行了“三光政策”,而且他们也是有分支的,其中挪威人占领了苏格兰、丹麦人占领了英格兰,于是两地各自展开了驱逐维京海盗的斗争。
苏格兰这边由皮克特人其中一个国王肯尼斯领导,成功驱逐了挪威人,且降服了之前四分五裂的皮克特人小王国,形成了统一的苏格兰王国,所以至今苏格兰人还是皮克特人。
肯尼斯加冕的时候坐在一块栓有铁链的石头上,这块石头被称为“命运之石”,这块石头后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英格兰这边的七国在那个粉色的国家威塞克斯的国王阿尔弗雷德的领导下联合了起来,他的后代领导英格兰最终驱逐了维京政权,因此阿尔弗雷德也被认为是英格兰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王。
但是没多久就被趁机登陆的法国诺曼公爵威廉一世击败,从此英王室从威廉一世开始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