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贝尔直接反手拧拉,抢拉超级旋转的弧圈球。
孔振东呢喃道:“他居然现在就使出了科式拧拉?”
科式拧拉并不是国际通用的技术名词,这是二十一世纪乒坛王子济科标志性反手拧拉经常反杀对手,他的球迷将这项技术用他的名字命名,称为科式拧拉。
济科技术更加全面,身体素质更好,因此可以全台反手拧拉,确实是反手技术化被动为主动的集大成者。
科贝尔身材矮小一些,但他与后来希腊名将格林卡一样,都有着和亚洲人大腿差不多粗的手臂。
这样的手臂发力拧拉,那力度和旋转让喜欢打精细球的马文华吃不消。
郑重也震惊道:“反手还可以这样进攻么?这么强的旋转,恐怕比崔劲射的反手弧圈还要强吧?”
孔振东点点头道:“崔劲射的弧圈还是带有直板前冲的技术在里面,纯旋转还是比不上欧洲的反手拧拉,前冲弧圈,更多靠的是手腕,科贝尔的拧拉,更多靠的是手臂,你看他大臂多粗!”
第一局球很快结束,科贝尔21:16击败中国一哥马文华。
孔振东道:“科贝尔还是有弱点的,他台内球拼的凶,拧拉无敌,但是半退台和完全退台的球回球还是只能快拨,可见他的反手拧拉没有练到圆满,马文华多打调度球,避免和人家拼台内球,就还有机会。”
科贝尔的反手拧拉当然没有练到圆满,如果他能够全台拧拉,那还有济科什么事啊!
可惜马文华的应变能力不足。中国人基本功扎实,擅长台内斗小球,避免与欧洲人打退台,因为力量上拼不过。这样的战术安排应该是战前面对欧洲人的通常安排。
可惜马文华碰到了一个怪咖,科贝尔偏偏擅长台内拧拉逆袭,退台是个渣渣,无奈马文华没有发现,两人继续台内球的短兵相接。
马文华毫无悬念的17:21再输一局,0:2的局分,输掉了中国面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一场。
孔振东相信,赛后中国队如果也像他们一样认真分析比赛录像,后续单项比赛马文华面对科贝尔,一定可以针对性的取胜,可是那对国乒团体赛,已经没有任何帮助。
第二场,是双方三号单打的比拼。
千叶世乒赛的奇葩赛制决定了运动员的登场顺序,也变得很奇葩。
中国队男子团体五人组是马文华,张磊,王滔,陈志兵,于神童。
这场比赛上场的三人是马文华,张磊,王滔。
张磊安排的是第三场双打配马文华,第五场守决胜场,因此他算是团体赛二号人物。
马文华作为国乒一哥,负责第一场,第四场两场单打,以及第三场的双打,作为一哥,五场出场三次,国际乒联也没办法,谁让你没限制呢?
王滔,只出场第二场一场,因此哪怕他第二个出场,还是被称为三号单打。
捷克斯洛伐克的排兵布阵也很神奇,一号单打科贝尔负责第一场与第三场双打。
二号单打扬奇负责第三场双打和第五场。
作为三号单打的维米,偏偏负责第二,第四两场单打。
维米作为第三单打,却负责两场单打比赛,也是奇葩,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