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的商品,这几年大明的工商业发展迅速,对原料的需求极大,所以哪怕是收购再多的原料,也根本不用担心销路。
另外在收购原料的同时,大明的商人们也在慢慢改造着草原人的牧业结构,比如大明现在的纺织业十分发达,对羊毛的需求极大,所以这些商人在进入草原交易时,优先收购的自然是羊毛,甚至以前做为常用货物的羊皮,现在都已经有些滞销了,因为随着纺织业的发展,百姓们首选的自然是便宜的纺织品,冬天也喜欢穿棉袄而不是皮衣,如此一来,对于皮革类的需求自然下降,当然这个下降的是最为低端的羊皮,若是牛皮、狼皮这些中高端皮毛,向来都是有多少要多少。
大明的商人最喜欢羊毛,草原上的部落自然也都不笨,他们很快就调整了自己放牧的动物种类,比如增大羊群的比例,然后减少牛群和马群的数量,其中牛群的数量少了,牛皮也会减少,而牛皮则是草原人制作铠甲的最主要原因,至于马群更不用说,缺少马的草原人简直就像是没有双腿的残废,根本没有任何威胁。
当然了,草原上的这种牧业结构的调整是十分缓慢的,而且以草原人的见识,他们也根本无法察觉这种改变对自己的影响,甚至不少“聪明”的部落已经在有意识的改变自己放牧的绵羊品种,以前他们养羊主要是为了喝羊奶吃羊肉,羊群可以说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而现在因为大明商人最喜欢羊毛,所以他们开始养那些产毛量大,羊毛比较细长的品种,至于产奶量和产肉量则是在其次,毕竟他们只靠着卖羊毛,就可以从大明商人手中换来足够的粮食,甚至还可以换来美酒与丝绸,如此一来,他们根本不必费心的养那些产奶和产肉的羊。
这咱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缓慢,但却如同病毒一般在整个蒙古草原上漫延开来,毕竟草原上的牧人生活实在太苦了,甚至连基本的生命保障都没有,也许冬天里的一场白灾,就能让一个中型部落消失,而靠着与大明商人的交易,他们可以换来更方便储存的粮食,甚至还有保暖的衣服,有了这些,就算是在某年遇到灾荒,他们也能扛过去,而不像以前那样只能等着活活饿死。
只是随着这种结构的调整,慢慢的草原人就会发现,自己会越来越依赖于大明,比如羊毛这东西,现在是供不应求,但若是整个草原上的牧人都养羊,再加上毛纺织市场的饱和,日后总会有产量过剩的一天,到时就不是大明商人求着他们卖,而是他们求着大明商人来买了。
更加可怕的是,等到羊毛产量过剩的同时,草原人也会发现,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已经完全掌握在大明的手中,若是大明不买他们的羊毛,那么他们就会没有粮食、盐巴、茶叶、衣服、铁锅等等,甚至他们想要反抗之时,也会发现自己竟然连战马都会变得十分稀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一人数马,可以一日间奔袭上千里。
另外还有最为关键的,那就是以宣府和捕鱼儿海两地为起点修建的水泥路,这种硬化路面每隔百里都会有一座坚固的堡垒,每个堡垒都会驻扎着一个百人队,等到两条水泥路在草原上交叉而过时,就会形成一个十字形的铁链,将整个草原牢牢的锁住,日后任何地方有异动,都难以逃脱大明的眼线,而且借助方便的交通,大明可以在最快的速度能调集大军,将草原上的异动扼杀在摇篮之中。
眼看着草原的形势一天天好转,以部落为单位的草原人也开始慢慢的向大明靠拢,此消彼长之下,鞑靼的势力更加衰弱,甚至不少鞑靼的大部族首领为了本部落的生存着想,已经开始暗中派来前往大明,希望可以向大明讨要一些好处,然后将自己的部落送给大明,毕竟他们也都不傻,知道再这么下去的话,自己会跟着鞑靼一起灭亡,既然如此,还不如趁着现在给自己要一些好处,顺便也能让部落更好的生存下去。
鞑靼的衰亡,总算让大明上下都是松了口气,特别是周重与内阁,更是感觉身上少了一个大担子,为了这个蚕食草原的计划,大明可是投入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若是不能成功的话,那可就亏大了。
不过也就在北方草原的边患慢慢消失之时,周重也与内阁商量着该如何让正德回来,毕竟一个皇帝常年在外带兵也不像话,不过也就在这时,周重一直担心的一件事却忽然爆发出来。